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心理契约视角下的员工激励战略研究--以XX股份制商业银行A分行为例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页
1.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2. 心理契约理论与激励理论第18-30页
    2.1 心理契约理论第18-24页
        2.1.1 心理契约理论的缘起与概念第18-19页
        2.1.2 心理契约的特点第19-20页
        2.1.3 心理契约的内容与结构第20-24页
    2.2 激励理论第24-27页
        2.2.1 内容型激励理论第24-25页
            2.2.1.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24页
            2.2.1.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第24-25页
            2.2.1.3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第25页
        2.2.2 过程型激励理论第25-26页
        2.2.3 行为矫正型激励理论第26-27页
    2.3 心理契约理论与激励理论第27-30页
3. 我国商业银行的特征与激励战略理论模型的提出第30-45页
    3.1 我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第30-31页
    3.2 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与挑战第31-35页
        3.2.1 现代商业银行的产业属性第31-32页
        3.2.2 我国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第32-35页
    3.3 商业银行员工特性分析第35-39页
        3.3.1 商业银行对员工的要求第35-37页
        3.3.2 商业银行员工工作特征分析第37-39页
    3.4 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心理契约的必要性第39-42页
        3.4.1 我国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员工激励中存在问题第39-41页
        3.4.2 我国商业银行员工激励引入心理契约理论的必要性第41-42页
    3.5 商业银行激励战略理论的提出第42-45页
4. A分行发展概况及人力资源状况第45-52页
    4.1 A分行概况第45-46页
    4.2 A分行发展战略及企业文化第46-49页
        4.2.1 A分行发展战略第46-47页
        4.2.2 A分行企业文化第47-49页
    4.3 A分行人力资源概况及员工特征分析第49-50页
        4.3.1 A分行组织架构及人力资源概况第49-50页
        4.3.2 A分行员工特征分析第50页
    4.4 A分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第50-52页
5. A分行员工心理契约的内容与结构第52-72页
    5.1 A分行员工心理契约的内容的初步分析第52-56页
        5.1.1 访谈提纲的设置第52-55页
        5.1.2 访谈结果分析第55-56页
    5.2 A分行员工心理契约问卷调查与分析第56-70页
        5.2.1 A分行员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第56-57页
        5.2.2 分行员工心理契约问卷调查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7-67页
        5.2.3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第67-68页
        5.2.4 A分行员工心理契约结构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第68-70页
    5.3 A分行员工心理契约结构与内容第70-72页
6. 心理契约视角下A分行激励战略第72-84页
    6.1 A分行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第72-73页
    6.2 构建心理契约视角下A分行激励战略的必要性第73-76页
    6.3 构建心理契约视角下A分行激励战略的可行性第76-78页
    6.4 A分行心理契约视角下激励战略的构建第78-84页
        6.4.1 周到关怀,个性激励第78页
        6.4.2 情感激励第78-79页
        6.4.3 兴趣激励第79-80页
        6.4.4 根据岗位性质,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薪酬管理第80-82页
        6.4.5 绩效管理体系更合理更科学第82-83页
        6.4.6 树优秀型人文环境第83-84页
7. 结束语第84-85页
    7.1 本文结论第84页
    7.2 未来展望第84-85页
8. 参考文献第85-89页
致谢第89-9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辱虐管理对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