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2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25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5-27页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第27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7-29页 |
第2章 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9-34页 |
2.1 委托代理理论及受托责任理论 | 第29-31页 |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1-32页 |
2.3 控制论 | 第32-34页 |
第3章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4-43页 |
3.1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目标和原则 | 第34-37页 |
3.2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主体 | 第37-38页 |
3.3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标准 | 第38-40页 |
3.4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范围 | 第40-41页 |
3.5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方法 | 第41页 |
3.6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 第41-43页 |
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43-61页 |
4.1 2011年执行和试点内部控制审计上市公司概况 | 第43-45页 |
4.2 2011年执行和试点内部控制审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分析 | 第45-57页 |
4.3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7-61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内部控制建设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建议 | 第61-65页 |
5.1 监管层面的建议 | 第61-62页 |
5.2 公司层面的建议 | 第62-64页 |
5.3 中介机构层面的建议 | 第64-65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65-6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6.2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附表 | 第68-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7-7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