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1 测试法 | 第10页 |
1.3.2 问卷调查法 | 第10-11页 |
1.3.3 学生个案访谈法 | 第11页 |
1.4 研究假设 | 第11页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第三章 诵读教学法理念和理论依据 | 第15-19页 |
3.1 诵读的定义 | 第15页 |
3.2 诵读的本质 | 第15-16页 |
3.3 诵读的心理机制 | 第16页 |
3.4 诵读的理论依据 | 第16-19页 |
3.4.1 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 | 第16-17页 |
3.4.2 诵读教学法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页 |
3.4.3 诵读教学法属于直接法范畴 | 第17-19页 |
第四章 运用诵读教学法的实践研究设计 | 第19-45页 |
4.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4.2 研究主题 | 第19页 |
4.3 研究过程 | 第19-34页 |
4.3.1 准备与铺垫 | 第20-22页 |
4.3.2 研究措施与方法 | 第22-34页 |
4.4 以“Zhongyang Street”为例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 第34-37页 |
4.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7-45页 |
4.5.1 考核测试 | 第37-41页 |
4.5.2 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 第41-43页 |
4.5.3 学生个案访谈分析 | 第43-45页 |
结论及启示 | 第45-49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46页 |
三、诵读教学法的局限性 | 第46-47页 |
四、研究给教学带来的启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一:口语测试内容 | 第52-53页 |
附录二:自主学习材料 | 第53-54页 |
附录三 | 第54-57页 |
附录四 | 第57-59页 |
附录五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