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混合式学习及其教学策略初探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3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8-10页 |
1.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需加快步伐 | 第8-9页 |
2.混合式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要求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混合式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国内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 | 第10页 |
2.国外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 | 第10-11页 |
3.中学生混合式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 第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混合式学习概述 | 第13-23页 |
(一)混合式学习的产生和发展 | 第13页 |
(二)混合式学习的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三)混合式学习的分类 | 第14-19页 |
1.循环模式 | 第14-16页 |
2.弹性模式 | 第16-17页 |
3.自混合模式 | 第17页 |
4.增强虚拟模式 | 第17-19页 |
(四)混合式学习的一般流程 | 第19-23页 |
1.教学分析阶段 | 第19-20页 |
2.教学设计阶段 | 第20-21页 |
3.教学实施阶段 | 第21页 |
4.教学评价阶段 | 第21-23页 |
二、中学生混合式学习及其优势和必要性分析 | 第23-28页 |
(一)中学生的混合式学习 | 第23页 |
(二)中学生混合式学习的优势 | 第23-25页 |
1.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优势互补 | 第24页 |
2.网络特性突破时空限制 | 第24-25页 |
3.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 第25页 |
(三)中学生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 | 第25-28页 |
1. 中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要 | 第25-26页 |
2. 教学策略有效组织的需要 | 第26页 |
3. 传递通道和媒体选择的需要 | 第26-27页 |
4. 教学评价多元化的需要 | 第27-28页 |
三、中学生混合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 第28-39页 |
(一)教学分析策略 | 第28-30页 |
1.依托“课标”和“教材”制定教学目标 | 第28-29页 |
2.依托“课标”和“教材”确定教学内容 | 第29页 |
3.分析学习者 建立学习档案 | 第29-30页 |
(二)教学设计策略 | 第30-33页 |
1.活动设计策略——活动方式多样化 | 第30-31页 |
2.教学资源选择策略——丰富学生体验 | 第31页 |
3.环境设计策略——合理规划网络教学平台 | 第31-33页 |
(三)教学实施策略 | 第33-37页 |
1.做好课堂导入 规划教学过程 | 第33-34页 |
2.组织学习活动 充实教学过程 | 第34-36页 |
3.延伸课堂教学 灵活运用资源 | 第36-37页 |
(四)教学评价策略 | 第37-39页 |
1.创建多维评价指标体系 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 | 第37页 |
2.建立电子学档 实现评价过程动态化 | 第37-38页 |
3.及时反思教学 确保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 第38-39页 |
四、中学生混合式教学的一般模式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录 | 第46-49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