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培养目标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一、研究背景第12页
        (一) 地理新课改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第12页
        (二) 培养目标研究与设置现状有待完善第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4页
        (一) 有利于提高地理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第13页
        (二) 有利于完善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第13页
        (三) 有利于改进本专业的教学方式第13页
        (四) 有利于优化本专业的教学评价第13-14页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4-16页
        (一) 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二) 研究思路第15-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6-20页
    一、核心概念第16-17页
        (一) 专业学位第16页
        (二)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第16页
        (三)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第16页
        (四) 培养目标体系第16-17页
    二、理论基础第17-18页
        (一)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第17页
        (二) 需求分析理论第17-18页
    三、培养目标研究进展第18-20页
        (一) 国外研究进展第18页
        (二) 国内研究进展第18-20页
第三章 培养目标设置现状分析第20-26页
    一、材料来源第20页
    二、材料分析第20-25页
        (一) 培养目标总方向分析第20-22页
        (二) 规格要求分析第22-24页
        (三) 培养目标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4-25页
    三、小结第25-26页
第四章 地理教育硕士培养现状与需求分析第26-38页
    一、问卷的编制第26页
    二、调查的实施第26-27页
    三、培养现状与需求分析第27-37页
        (一) 背景信息分析第27-31页
        (二) 知识培养现状与需求分析第31-33页
        (三) 技能培养现状与需求分析第33-35页
        (四) 个人品质培养现状与需求分析第35-37页
    四、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培养目标体系构建第38-52页
    一、培养目标的构建依据第38-40页
        (一) 社会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第38-39页
        (二) 基础教育地理新课改对地理教师的要求第39页
        (三)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内在要求第39-40页
        (四) 地理教育硕士的需求第40页
        (五) 专业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第40页
    二、知识目标体系构建第40-43页
        (一) 通识性知识第41-42页
        (二) 专业知识第42页
        (三) 教育理论知识第42-43页
    三、技能目标体系构建第43-47页
        (一) 教学实践能力第43-45页
        (二) 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第45页
        (三) 课程开发与研究能力第45-46页
        (四) 理论结合实践能力第46页
        (五) 自主发展能力第46-47页
        (六) 外语水平第47页
    四、个人品质目标体系构建第47-50页
        (一) 政治思想与职业品质第48页
        (二) 教师专业精神第48-49页
        (三) 身心素质第49-50页
    五、培养目标的实施建议第50-52页
        (一) 设置符合地理教育硕士需求的课程第50页
        (二) 选择提升地理准教师能力的教学形式第50-51页
        (三) 发动导师队伍的推动力量第51页
        (四) 发挥地理教育硕士的学习自主性第51-52页
第六章 结语第52-54页
    一、主要结论第52-53页
    二、创新之处第53页
    三、不足与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A 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培养目标一览表第56-60页
附录B "研究生培养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第60-64页
附录C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内容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为例
下一篇: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研究--以南一版课文辅助系统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