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3.1 股权激励有效性评价 | 第10-12页 |
1.3.2 股权激励有效性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1.3.3 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相关性论述 | 第13-15页 |
1.3.4 文献述评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6 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基本理论 | 第17-21页 |
2.1 股权激励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股权激励 | 第17页 |
2.1.2 股权激励有效性的评价 | 第17页 |
2.1.3 股权激励模式 | 第17-18页 |
2.2 股权激励有效性的衡量方法 | 第18-19页 |
2.2.1 财务指标法 | 第18-19页 |
2.2.2 功效系数法 | 第19页 |
2.3 股权激励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页 |
2.3.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9-20页 |
2.3.3 激励理论 | 第20-21页 |
3 通化东宝复合式股权激励的动因及契约要素设计分析 | 第21-27页 |
3.1 公司与激励计划简介 | 第21-22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21页 |
3.1.2 股权激励计划介绍 | 第21-22页 |
3.2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动因分析 | 第22页 |
3.3 复合式股权激励契约要素设计分析 | 第22-27页 |
3.3.1 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相结合的股权激励模式 | 第23页 |
3.3.2 垂直型分布的激励对象 | 第23-24页 |
3.3.3 多重业绩考核机制的行权(解锁)条件 | 第24-25页 |
3.3.4 股权激励时机和价格 | 第25-27页 |
4 通化东宝复合式股权激励有效性分析 | 第27-44页 |
4.1 复合式股权激励有效性纵向分析 | 第27-33页 |
4.1.1 复合式股权激励实施前后财务状况分析 | 第27-30页 |
4.1.2 复合式股权激励实施前后非财务状况分析 | 第30-33页 |
4.2 复合式股权激励有效性与同行业横向分析 | 第33-42页 |
4.2.1 横向有效性分析中对比企业的选择 | 第34-35页 |
4.2.2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评价指标处理原理 | 第35页 |
4.2.3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 | 第35-36页 |
4.2.4 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 第36-38页 |
4.2.5 横向有效性的评价结果 | 第38-42页 |
4.3 复合式股权激励有效性分析结果 | 第42-44页 |
5 研究结论、建议与不足 | 第44-4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5.2 充分发挥复合式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建议 | 第44-45页 |
5.3 研究不足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