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对外汉字教学中形声字声符分类教学法研究--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研究对象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与选题相关的研究文献综述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二章 对《大纲》中形声字的分析第15-18页
    2.1 认识《大纲》第15页
    2.2 分析并统计《大纲》形声字第15-17页
    2.3 对《大纲》中形声字的声符研究第17-18页
第三章 对《大纲》形声字及声符的总结、归纳第18-82页
    3.1 《大纲》形声字标准的确定第18-19页
    3.2 《大纲》声符标准的确定第19-20页
    3.3 《大纲》形声字与声符读音关系对应表第20-21页
    3.4 声符与《大纲》形声字具有直接/间接表音关系的对应表第21-80页
    3.5 对“表 1”和“表 2”中的形声字在对外汉字教学中使用特点的总结第80-82页
第四章 依据《声符与<大纲>形声字具有直接/间接表音关系的对应表》设计形声字教学方案第82-90页
    4.1 形声字教学方案设计的背景第82-84页
    4.2 《声符与<大纲>形声字具有直接/间接表音关系的对应表》的应用第84-90页
        4.2.1 《声符与<大纲>形声字具有直接/间接表音关系的对应表》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第84-85页
        4.2.2 《声符与<大纲>形声字具有直接/间接表音关系的对应表》的学习课时第85页
        4.2.3 对《声符与<大纲>形声字具有直接/间接表音关系的对应表》的学习内容编排第85-88页
        4.2.4 对“表 3—特殊形声字”的学习第88-90页
第五章 对留学生声符与形声字读音关系认知的调查分析第90-98页
    5.1 调查说明调查问卷的设计第90-91页
        5.1.1 调查目的第90页
        5.1.2 调查对象第90页
        5.1.3 调查方法第90-91页
        5.1.4 材料及要求第91页
    5.2 问卷统计第91-92页
        5.2.1 统计内容第91页
        5.2.2 统计方法第91-92页
    5.3 统计结果及讨论第92-95页
        5.3.1 留学生识记目标字情况的统计结果第92页
        5.3.2 A组和B组留学生识记11种类别形声字情况的统计结果第92-93页
        5.3.3 各情况统计结果的讨论第93-95页
    5.4 由调查的案例分析得到的思考第95-98页
        5.4.1 汉语水平的高低对这种方法的实行有一定影响第95页
        5.4.2 改进或优化教学方案第95-98页
第六章 结语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0页
附录第100-160页
致谢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BC纪录片《美丽中国》的多模态语篇分析
下一篇:变风量空调系统变静压设定值及新风量保障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