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昆药集团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案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0-11页
        1.2.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6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2页
        1.3.2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5页
        1.3.3 文献评述第15-16页
2. 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理论基础第16-20页
    2.1 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概念及与一般式的区别第16-18页
        2.1.1 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概念第16页
        2.1.2 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与一般式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区别第16-18页
    2.2 相关理论第18-20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18页
        2.2.2 人力资本理论第18-19页
        2.2.3 激励理论第19-20页
3.昆药集团的基本情况第20-26页
    3.1 行业背景分析第20页
    3.2 昆药集团概况第20-24页
        3.2.1 昆药集团的历史沿革第20-21页
        3.2.2 昆药集团的控制权结构第21-23页
        3.2.3 昆药集团的人才状况第23-24页
    3.3 昆药集团采用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动因第24-26页
        3.3.1 约束管理层短期行为,形成均衡的价值分配体系第24-25页
        3.3.2 提高公司凝聚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第25页
        3.3.3 吸引优秀人才,加强高管团队建设第25-26页
4.昆药集团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案例分析第26-38页
    4.1 昆药集团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的实施进程第26-27页
        4.1.1 股份授予情况第26页
        4.1.2 授予股份解锁情况第26-27页
    4.2 昆药集团两期股权激励方案主要要素对比分析第27-29页
        4.2.1 两期股权激励方案相同点分析第27-28页
        4.2.2 两期股权激励方案不同点比较第28-29页
    4.3 昆药集团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的特点第29-38页
        4.3.1 股权激励模式采用回购式限制性股票第29-30页
        4.3.2 操作模式为分次授予分次解锁第30-31页
        4.3.3 业绩解锁条件采用了双重考核机制第31-34页
        4.3.4 授予价格考虑了市场价值第34页
        4.3.5 购股资金调整机制设置严谨第34-35页
        4.3.6 激励基金的提取机制为分阶段累进提取第35-37页
        4.3.7 授予数量的确定机制为动态多重考核制第37-38页
5.昆药集团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效应分析第38-50页
    5.1 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公布后的市场反应第38-41页
        5.1.1 特定目的公开市场股票回购的信号传递效应分析第38-40页
        5.1.2 公开市场股票回购的算数效应分析第40-41页
    5.2 实施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的财务效应分析第41-47页
        5.2.1 对公司经济价值的影响第41-44页
        5.2.2 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第44-45页
        5.2.3 对公司管理效率的影响第45-47页
    5.3 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对人才流动性的影响第47-50页
6.硏究结论与启示第50-55页
    6.1 研究结论第50-52页
        6.1.1 动态的业绩考核标准保证了激励作用的持续性第50页
        6.1.2 公开市场的股票回购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第50-51页
        6.1.3 激励对象范围过窄不利于整体管理团队工作效能的提升第51页
        6.1.4 回购式激励模式要求管理层更注重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市场表现第51-52页
    6.2 案例启示第52-55页
        6.2.1 关注激励模式的合理适用性第52页
        6.2.2 将授予价格和授予数量与公司业绩紧密结合第52-53页
        6.2.3 将重点工作考核机制和多重激励业绩考核同期进行第53页
        6.2.4 设置区间比例提取激励基金第53-54页
        6.2.5 设置灵活的购股资金调整机制第54页
        6.2.6 积极扩大股权激励对象范围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乌铁局A基层建设单位物资采购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下一篇:乐视网员工持股对公司治理及业绩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