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蒙汉语动物词汇文化教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14页 |
| (一) 汉语动物词汇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 第8-9页 |
| (二) 汉语动物词汇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1. 汉语动物词汇文化意义研究的现状 | 第9-10页 |
| 2. 汉外动物词汇文化意义对比研究的现状 | 第10页 |
| 3. 汉语动物词汇文化教学研究的现状 | 第10页 |
| 4. “现状”小结 | 第10-11页 |
| (三) 对蒙汉语动物词汇教学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1、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 2、 对比分析法 | 第12页 |
| 3、 教学实践法 | 第12页 |
| 4、 语料来源及范围 | 第12-14页 |
| 一. 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动物词汇文化掌握程度的调查 | 第14-22页 |
| (一) 问卷调查对象 | 第14页 |
| (二) 问卷设计 | 第14页 |
| (三) 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第14-17页 |
| (四) 测试问卷的统计分析 | 第17-22页 |
| 二、 汉语动物词汇语义的成因与变化 | 第22-30页 |
| (一) 汉语动物词汇语义的成因 | 第22-28页 |
| 1. 单义项动物词汇语义的成因 | 第22-26页 |
| 2. 双单义项动物词汇语义的成因 | 第26-27页 |
| 3. 多义项动物词汇语义的成因 | 第27-28页 |
| (二) 部分汉语动物词汇语义的变化 | 第28-30页 |
| 三、 中蒙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 第30-34页 |
| (一) 文化内涵基本相同 | 第30-31页 |
| (二) 文化内涵部分相同 | 第31-32页 |
| (三) 文化内涵完全不同 | 第32页 |
| (四) 汉语中独有的动物文化内涵 | 第32-34页 |
| 四、 对蒙汉语动物词汇文化教学 | 第34-39页 |
| (一) 教学原则 | 第34-35页 |
| 1. 文化对等原则 | 第34页 |
| 2. 内容适度原则 | 第34页 |
| 3. 深入浅出原则 | 第34-35页 |
| (二) 教学思路 | 第35-39页 |
| 1. 文化内涵基本相同的动物词汇教学 | 第35-36页 |
| 2. 文化内涵部分相同的动物词汇教学 | 第36-37页 |
| 3. 文化内涵完全不同的动物词汇教学 | 第37-38页 |
| 4. 中国独有的动物词汇教学 | 第38-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附录 | 第42-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