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Contents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低碳教育的内涵 | 第12-14页 |
·立题依据 | 第14-17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7-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9-23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2章 中学地理低碳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23-31页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现代教育理论 | 第24页 |
·地理学理论与环境科学 | 第24-27页 |
·全球变化理论 | 第24-25页 |
·人地关系的地理学理论 | 第25-26页 |
·空间结构理论 | 第26-27页 |
·地理新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 第27-31页 |
·中学地理课程目标上的体现 | 第27-28页 |
·中学地理课程内容上的体现 | 第28-31页 |
第3章 中学地理教学渗透低碳教育的现状 | 第31-45页 |
·中学地理开展低碳教育的成果 | 第31-37页 |
·重视低碳教育的开展 | 第31-32页 |
·师生普遍支持低碳教育 | 第32-33页 |
·学生具备一定的低碳素养 | 第33-36页 |
·地理学科开展低碳教育具有优势 | 第36-37页 |
·中学低碳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7-45页 |
·教育机制建设上相对滞后 | 第37-40页 |
·教师的低碳教育能力有待提高 | 第40-41页 |
·学生的低碳素养不高 | 第41-43页 |
·内容不系统,渗透途径少 | 第43-44页 |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联系不足 | 第44页 |
·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合作 | 第44-45页 |
第4章 中学地理教学渗透低碳教育对策 | 第45-61页 |
·构建低碳教育的支持系统 | 第45-47页 |
·加强地理教师的专业培训 | 第45-46页 |
·加强教学硬件的建设 | 第46页 |
·注重教材的研制和资源的开发 | 第46页 |
·借助社会力量强化低碳教育 | 第46-47页 |
·充分利用地理课堂开展低碳教育 | 第47-56页 |
·领会地理课标中低碳教育目标 | 第47-48页 |
·梳理地理教材中低碳教育的知识点 | 第48-51页 |
·重视学情分析 | 第51页 |
·挖掘地理教学中低碳教育的方法 | 第51-52页 |
·教学实践 | 第52-56页 |
·结合地理学科教学与科研,开展多样化的低碳实践活动 | 第56-58页 |
·建立完善的低碳教育评价机制 | 第58-61页 |
·尽快制定出评价标准和考核标准 | 第58-59页 |
·采取多种教育评价机制 | 第59页 |
·充分发挥中、高考作用 | 第59-60页 |
·鼓励教师开展低碳教育的积极性 | 第60-6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1-62页 |
·主要结论 | 第61页 |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