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引言 | 第7页 |
1.2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 第7-8页 |
1.3 与本论文有关的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2 乌鲁木齐少数民族摇滚乐概况 | 第12-18页 |
2.1 国内外摇滚乐发展概述 | 第12-14页 |
2.1.1 世界摇滚乐的发展 | 第12-13页 |
2.1.2 中国摇滚乐的发展 | 第13-14页 |
2.2 乌鲁木齐少数民族摇滚乐发展阶段分析 | 第14-18页 |
3 乌鲁木齐少数民族摇滚乐队案例分析 | 第18-30页 |
3.1 傀儡乐队的特点 | 第18-23页 |
3.1.1 乐队成员民族化 | 第18-20页 |
3.1.2 丰富的题材及独特的表达方式 | 第20-23页 |
3.2 石人乐队的特点 | 第23-30页 |
3.2.1 民族特色鲜明 | 第24-28页 |
3.2.2 哈萨克族乐手的城市化 | 第28-30页 |
4 少数民族摇滚乐队演出场所及生存空间的分析 | 第30-40页 |
4.1 乌鲁木齐少数民族摇滚乐队演出场所的演变 | 第30-38页 |
4.2 乌鲁木齐少数民族摇滚乐队生存的局限性 | 第38-40页 |
5 乌鲁木齐少数民族摇滚乐队社会影响力分析及发展的思考 | 第40-42页 |
5.1 乌鲁木齐少数民族摇滚乐队社会影响力分析 | 第40页 |
5.2 乌鲁木齐少数民族摇滚乐发展的思考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62页 |
附录一:1990年至1999年组建的乐队(共计16支乐队) | 第43-47页 |
附录二:2000年至2009年组建的乐队(共计47支乐队) | 第47-57页 |
附录三:2010年至2016年组建的乐队(共计17支乐队) | 第57-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