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2.1 绩效考评的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2.1.1 绩效与绩效管理 | 第16-17页 |
2.1.2 绩效考评 | 第17-18页 |
2.2 绩效考评体系 | 第18-20页 |
2.2.1 绩效考评的周期 | 第18页 |
2.2.2 绩效考评的主体 | 第18-19页 |
2.2.3 绩效考评的一般流程 | 第19-20页 |
2.3 绩效考评的方法 | 第20-22页 |
2.3.1 目标管理 | 第20-21页 |
2.3.2 平衡计分卡 | 第21-22页 |
第三章 LNSM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现状 | 第22-32页 |
3.1 LNSM公司概述 | 第22-23页 |
3.1.1 LNSM公司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3.1.2 LNSM公司组织架构 | 第23页 |
3.2 LNSM公司员工绩效考评体系现状 | 第23-28页 |
3.2.1 绩效计划制定 | 第24页 |
3.2.2 绩效评估与考核 | 第24-26页 |
3.2.3 绩效结果应用 | 第26-28页 |
3.3 LNSM公司员工绩效考评存在问题 | 第28-29页 |
3.3.1 考评方法单一且不规范 | 第28页 |
3.3.2 考评过程不透明与形式化 | 第28-29页 |
3.3.3 考评主体单一与缺乏培训 | 第29页 |
3.3.4 考评结果缺乏双向沟通与反馈 | 第29页 |
3.4 LNSM公司员工绩效考评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 第29-32页 |
3.4.1 绩效考评制度不完善,过度重结果轻行为 | 第29-30页 |
3.4.2 绩效考评结果应用单一,需求满足层次较低 | 第30页 |
3.4.3 学习竞争氛围不强,企业文化有待完善 | 第30-31页 |
3.4.4 上级领导不够重视,下级员工缺乏意识 | 第31-32页 |
第四章 LNSM公司员工绩效考评体系的再设计 | 第32-48页 |
4.1 LNSM公司员工绩效考评再设计的总体思路 | 第32-33页 |
4.2 LNSM公司员工绩效考评再设计的目的与原则 | 第33-34页 |
4.2.1 再设计的目的 | 第33页 |
4.2.2 再设计的原则 | 第33-34页 |
4.3 LNSM员工绩效考评体系再设计的准备工作 | 第34-36页 |
4.3.1 工作分析 | 第34-36页 |
4.3.2 绩效计划 | 第36页 |
4.4 LNSM绩效考评体系再设计的内容 | 第36-48页 |
4.4.1 考评指标再设计 | 第36-40页 |
4.4.2 考评周期再设计 | 第40-41页 |
4.4.3 考评主体的选择与培训 | 第41页 |
4.4.4 考评方法再设计 | 第41-43页 |
4.4.5 考评流程再设计 | 第43-45页 |
4.4.6 考评结果面谈反馈和申诉 | 第45-46页 |
4.4.7 考评结果应用 | 第46-48页 |
第五章 LNSM公司员工绩效考评体系再设计的保障措施 | 第48-51页 |
5.1 加强绩效考核的结合度 | 第48页 |
5.2 加强上下员工的重视程度 | 第48-49页 |
5.3 建立双向沟通反馈机制 | 第49页 |
5.4 强化战略目标导向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6.2 创新与不足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