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育心理诊断与教育心理辅导论文

初一新生人际关系现状及干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6-7页
   ·选题背景第6页
   ·研究意义第6-7页
2第7-18页
   ·初一新生人际关系的研究综述第7-14页
     ·人际关系的概念第7-8页
     ·初一新生人际关系的特点第8-10页
     ·初一新生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第10-12页
     ·学生人际关系的干预第12-14页
   ·团体辅导的研究综述第14-16页
     ·团体辅导的概念第14页
     ·团体辅导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干预第14-16页
   ·研究评价第16-18页
3. 调查研究第18-26页
   ·调查目的第18页
   ·调查对象第18页
   ·调查工具第18-19页
   ·调查结果第19-22页
     ·初一新生人际关系总体情况第19-20页
     ·初一新生人际关系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分析第20-22页
   ·讨论与分析第22-26页
     ·初一新生人际关系总体特点第22-23页
     ·初一新生人际关系的差异性研究第23-26页
4. 干预研究第26-34页
   ·研究目的第26页
   ·研究方法第26页
   ·研究对象第26-27页
   ·干预设计第27页
   ·团体辅导方案第27-30页
     ·团体辅导方案的理论依据——团体辅导的相关理论研究第27-28页
     ·团体辅导方案的事实依据——干预组学生人际困扰的进一步分析第28页
     ·团体辅导设计第28-30页
   ·结果与结论第30-32页
     ·前后测中对照组学生人际关系差异对比第30-31页
     ·前后测中干预组学生人际关系差异对比第31页
     ·后测中干预组与对照组学生人际关系差异分析第31-32页
     ·干预组学生对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评价分析第32页
   ·讨论与分析第32-34页
5. 研究不足第34-35页
6. 教育建议第35-37页
   ·重视初小衔接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初一新生人际关系现状第35页
   ·充分发挥团体辅导优势,提升初一新生人际交往水平第35页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研组,重视团体辅导教师专业培训第35-36页
   ·立足学生终身发展和远期追踪,凸显初一年级团体辅导主题第36页
   ·构建“一体两翼”实施模式,团体辅导不是唯一有效途径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附录第40-48页
 附录1: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第40-41页
 附录2:参与团体辅导对改善人际关系的自评调查第41页
 附录3:团体辅导活动方案第41-45页
 附录4:师生活动感悟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教师培训评价研究--以Y市H区为例
下一篇: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探讨--以江苏两所高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