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 | 第11-25页 |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职业倦怠的概念 | 第11-12页 |
·教师职业倦怠 | 第12-13页 |
·教师职业倦怠测量方法 | 第13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类型 | 第13-14页 |
·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情绪智力的概念 | 第14-16页 |
·情绪智力理论 | 第16-17页 |
·情绪智力的测量 | 第17-18页 |
·心理弹性的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心理弹性的概念 | 第18-19页 |
·心理弹性的测量 | 第19页 |
·心理弹性的发展 | 第19-20页 |
·心理弹性的理论 | 第20-21页 |
·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 第21页 |
·职业倦怠与心理弹性、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 | 第21-22页 |
·问题提出 | 第22-23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22-23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3页 |
·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理论意义 | 第23-24页 |
·实践意义 | 第24-25页 |
2 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25-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研究假设 | 第25页 |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研究工具 | 第25-26页 |
·职业倦怠量表 | 第25-26页 |
·心理弹性量表 | 第26页 |
·情绪智力问卷 | 第26页 |
·统计处理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高校心理工作者职业倦怠分析 | 第27页 |
·高校心理工作者情绪智力分析 | 第27-28页 |
·高校心理工作者心理弹性分析 | 第28页 |
·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 第28页 |
·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 第28-29页 |
·情绪智力、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中介变量分析 | 第29-33页 |
·情绪智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以心理弹性为中介 | 第29-30页 |
·情绪智力对情绪衰减的影响——以心理弹性为中介 | 第30-31页 |
·情绪智力对去个性化的影响——以心理弹性为中介 | 第31-32页 |
·情绪智力对低自我成就感的影响——以心理弹性为中介 | 第32-33页 |
4. 讨论 | 第33-39页 |
·高校心理工作者存在轻度职业倦怠 | 第33页 |
·高校心理工作者情绪智力水平有待提高 | 第33-34页 |
·高校心理工作者心理弹性的分析 | 第34页 |
·高校心理工作者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显著负相关 | 第34-35页 |
·高校心理工作者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显著负相关 | 第35-37页 |
·高校心理工作者心理弹性在情绪智力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 第37-39页 |
5 高校心理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缓解措施 | 第39-43页 |
·高校心理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 第39-40页 |
·高校心理工作者职业倦怠的缓解措施 | 第40-43页 |
·个人层面 | 第40页 |
·组织层面 | 第40-43页 |
6. 结论 | 第43-45页 |
7 不足与展望 | 第45-47页 |
·研究中的不足 | 第45页 |
·研究展望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