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桂岭镇客家话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节 广西客家方言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第四节 本文材料的来源及发音人简介 | 第11页 |
第五节 凡例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贺州市人文地理概况 | 第13-15页 |
第一节 贺州市地理概况及历史沿革 | 第13-14页 |
一、地理位置 | 第13页 |
二、历史沿革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贺州市客家人的来源及分布 | 第14页 |
第三节 贺州市语言概况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桂岭客家话语音研究 | 第15-58页 |
第一节 桂岭客家话语音系统 | 第15-31页 |
一、桂岭镇客家话声韵调系统 | 第15-17页 |
二、桂岭镇客家话声韵调配合关系 | 第17-31页 |
第二节 桂岭客家话音系与中古音音系比较研究 | 第31-49页 |
一、声母比较 | 第31-36页 |
二、韵母比较 | 第36-44页 |
三、声调比较 | 第44-46页 |
四、语音特点 | 第46-49页 |
第三节 桂岭客家话与周边客家方言语音比较研究 | 第49-58页 |
一、声母比较 | 第50-52页 |
二、韵母比较 | 第52-55页 |
三、声调比较 | 第55-58页 |
第三章 桂岭客家话词汇研究 | 第58-76页 |
第一节 桂岭客家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比较研究 | 第58-68页 |
一、词形比较 | 第58-67页 |
二、词义比较 | 第67-68页 |
第二节 桂岭客家话词汇历时比较研究 | 第68-76页 |
一、承传词 | 第68-72页 |
二、变异词 | 第72-74页 |
三、创新词 | 第74-76页 |
第四章 桂岭客家话语法专题研究 | 第76-95页 |
第一节 桂岭客家话动词的体貌范畴研究 | 第76-83页 |
一、完成体 | 第76-77页 |
二、持续体 | 第77-78页 |
三、进行体 | 第78页 |
四、经历体 | 第78-79页 |
五、已然体 | 第79页 |
六、先行体 | 第79-80页 |
七、继续体 | 第80页 |
八、起始体 | 第80-81页 |
九、将然体 | 第81页 |
十、动量减小貌 | 第81页 |
十一、反复貌 | 第81-82页 |
十二、连续貌 | 第82-83页 |
第二节 桂岭客家话常见句式研究 | 第83-95页 |
一、比较句 | 第83-86页 |
二、疑问句 | 第86-88页 |
三、处置句 | 第88-89页 |
四、被动句 | 第89-90页 |
五、双宾句 | 第90-91页 |
六、存现句 | 第91-93页 |
七、判断句 | 第93-9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附录 | 第99-196页 |
一、桂岭客家话同音字汇 | 第99-114页 |
二、桂岭客家话分类词表 | 第114-195页 |
三、贺州市客家人主要分布图 | 第195-1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与发表论文 | 第196-197页 |
致谢 | 第197-1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