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技术 | 第8-12页 |
·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8-9页 |
·高压脉冲电场技术杀菌机理 | 第9-10页 |
·细胞膜的电穿孔 | 第9页 |
·细胞膜的电崩解 | 第9-10页 |
·其他模型 | 第10页 |
·PEF 技术应用研究 | 第10-12页 |
·微生物杀灭效果的研究 | 第10-11页 |
·液态食品品质影响的研究 | 第11页 |
·酶钝化效果的研究 | 第11-12页 |
·乳铁蛋白 | 第12-15页 |
·乳铁蛋白的结构 | 第12-13页 |
·乳铁蛋白的基本结构 | 第12页 |
·乳铁蛋白的立体结构 | 第12-13页 |
·乳铁蛋白的生物活性功能 | 第13-15页 |
·增强铁的传递和吸收 | 第13-14页 |
·广谱抗菌活性 | 第14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14页 |
·调节机体免疫反应 | 第14-15页 |
·乳铁蛋白的应用展望 | 第15页 |
·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高压脉冲电场对乳铁蛋白物化性质及结构的影响 | 第17-29页 |
·引言 | 第17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17-18页 |
·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17页 |
·主要设备 | 第17-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0页 |
·PEF 的连续处理 | 第18-19页 |
·PEF 参数计算 | 第19-20页 |
·PEF 参数设计 | 第20页 |
·LF 溶液的圆二色性分析 | 第20页 |
·LF 溶液变性温度的测定 | 第20页 |
·Zeta 电位测定 | 第20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0-28页 |
·PEF 处理对LF 溶液pH 的影响 | 第20-21页 |
·PEF 处理对LF 溶液电导率的影响 | 第21-23页 |
·PEF 处理对LF 二级结构的影响 | 第23-25页 |
·电场强度对LF 二级结构的影响 | 第23-25页 |
·脉冲数对LF 二级结构的影响 | 第25页 |
·电场强度对LF 的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25-27页 |
·电场强度对LF 表面电荷分布的影响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高压脉冲电场对乳铁蛋白铁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29-40页 |
·引言 | 第29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29页 |
·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29页 |
·主要设备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LF 铁结合能力的测定 | 第29-30页 |
·LF 铁饱和度的测定 | 第30页 |
·PEF 的连续处理 | 第30页 |
·PEF 参数计算 | 第30页 |
·PEF 参数设计 | 第30-31页 |
·电场强度对LF 铁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30页 |
·处理时间对LF 铁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30页 |
·脉冲数对LF 铁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30页 |
·脉冲频率对LF 铁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30-31页 |
·脉冲宽度对LF 铁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31页 |
·处理温度对LF 铁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31页 |
·剪切效应对LF 铁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31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LF 样品的铁结合能力测定 | 第31-32页 |
·LF 的铁饱和度测定 | 第32页 |
·电场强度对LF 铁结合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处理时间对LF 铁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33-34页 |
·脉冲数目对LF 铁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34-35页 |
·脉冲频率对LF 铁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35-36页 |
·脉冲宽度对LF 铁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处理温度对LF 铁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37-38页 |
·剪切效应对LF 铁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38页 |
·物料温度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高压脉冲电场对乳铁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40-49页 |
·引言 | 第40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40-41页 |
·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40页 |
·主要设备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微生物活化、接种与平板计数 | 第41页 |
·抑菌活性的测定 | 第41页 |
·抑菌圈法 | 第41页 |
·比浊法 | 第41页 |
·PEF 的连续处理 | 第41页 |
·PEF 参数计算 | 第41页 |
·PEF 参数设计 | 第41-42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8页 |
·LF 对不同微生物的抑菌活性 | 第42-43页 |
·抑菌圈法 | 第42-43页 |
·比浊法 | 第43页 |
·电场强度对LF 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处理时间对LF 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脉冲数对LF 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脉冲频率对LF 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46页 |
·脉冲宽度对LF 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处理温度对LF 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主要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