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淀粉和变性淀粉 | 第11-12页 |
·氧化淀粉 | 第12-16页 |
·氧化淀粉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淀粉氧化的机理 | 第13-14页 |
·氧化淀粉的制备方法 | 第14页 |
·氧化淀粉的性质 | 第14页 |
·氧化淀粉的用途 | 第14-16页 |
·氧化淀粉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氧化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16页 |
·氧化淀粉在建筑材料工业中的应用 | 第16页 |
·氧化淀粉在包装行业中的应用 | 第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原玉米淀粉各项理化指标测定(水分、羧基含量、酸度、灰分、细度) | 第17页 |
·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工艺路线的确定 | 第17页 |
·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7页 |
·干法制备氧化淀粉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17页 |
·氧化淀粉性质的研究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主要试剂 | 第18页 |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19-21页 |
·淀粉水分含量测定 | 第19页 |
·淀粉酸度的测定 | 第19页 |
·淀粉灰分的测定 | 第19页 |
·淀粉细度的测定 | 第19页 |
·氧化淀粉羧基含量的测定 | 第19-20页 |
·淀粉颗粒形态的观察 | 第20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0页 |
·淀粉糊透光率的测定 | 第20页 |
·淀粉糊粘度曲线的测定 | 第20页 |
·凝胶结构的测定 | 第20-21页 |
·淀粉冻融稳定性的测定 | 第21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1-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50页 |
·原淀粉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22页 |
·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工艺路线的确定 | 第22-25页 |
·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反应机理 | 第22页 |
·碱催化剂加入方式与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工艺路线的确定 | 第22-25页 |
·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25-38页 |
·单因素试验 | 第25-31页 |
·反应温度对羧基含量的影响 | 第25-27页 |
·反应时间对羧基含量的影响 | 第27页 |
·反应体系中的含水量对羧基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NaOH 与淀粉的摩尔比对羧基含量的影响 | 第28-30页 |
·H_2O_2 与淀粉的摩尔比对羧基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 | 第31-38页 |
·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设计试验结果 | 第31-33页 |
·回归方程 | 第33页 |
·单因素效应分析 | 第33-34页 |
·影响羧基含量的因子交互效应分析 | 第34-38页 |
·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及验证试验 | 第38页 |
·氧化淀粉理化性质测定与分析 | 第38-50页 |
·不同羧基含量氧化淀粉冻融稳定性的比较 | 第38-40页 |
·不同羧基含量氧化淀粉透明度的比较 | 第40页 |
·不同羧基含量氧化淀粉淀粉糊化特征比较 | 第40-44页 |
·氧化对淀粉凝胶结构特性的影响 | 第44页 |
·氧化对淀粉颗粒结晶结构的影响 | 第44-48页 |
·不同羧基含量氧化淀粉颗粒表面形态的比较 | 第48-50页 |
4 讨论 | 第50-52页 |
·制备氧化淀粉对原淀粉的品质要求 | 第50页 |
·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碱的催化作用 | 第50页 |
·干法制备氧化淀粉氧化剂的选择 | 第50页 |
·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设备 | 第50-51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1-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7 致谢 | 第58-59页 |
8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的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