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 前言 | 第14-15页 |
| 1 鱼类下脚料及低值鱼的利用现状 | 第15-24页 |
| ·下脚料的常规成分 | 第16页 |
| ·鱼品加工下脚料和废弃物的利用 | 第16-24页 |
| ·蛋白质的利用 | 第16-20页 |
| ·鱼油的生产 | 第20页 |
| ·鱼鳞胶和鱼皮胶 | 第20-21页 |
| ·骨糊、骨粉和鱼蛋白钙糖 | 第21页 |
| ·胆色素钙盐和胆酸盐 | 第21页 |
| ·从胃粘膜中提取凝乳酶替代小牛皱胃酶 | 第21-22页 |
| ·抗高血压组分的提取 | 第22页 |
| ·软罐头水产食品 | 第22页 |
| ·鱼糜及其制品 | 第22页 |
| ·鱼露的生产 | 第22-23页 |
| ·胶原蛋白的利用 | 第23页 |
| ·制取角蛋白 | 第23-24页 |
| ·其它研究进展 | 第24页 |
| 2 鳗鱼的开发利用现状 | 第24-25页 |
| ·烤鳗下脚料成分分析 | 第24-25页 |
| ·鳗鱼下脚料加工研究现状 | 第25页 |
| 3 水解蛋白 | 第25-31页 |
| ·蛋白质水解方法 | 第25页 |
| ·酶解技术利用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 ·酶解技术的局限性 | 第26-28页 |
| ·酶解液的苦味 | 第26-27页 |
| ·蛋白水解物的鱼腥味 | 第27-28页 |
| ·水解鱼蛋白的功能特性 | 第28-29页 |
| ·保健功能 | 第28页 |
| ·功能特性 | 第28-29页 |
| ·水解蛋白的应用 | 第29-31页 |
| ·低分子肽制品 | 第30页 |
| ·制备氮基酸 | 第30页 |
| ·生产蛋白胨 | 第30页 |
| ·水解鱼蛋白粉制备各调味品 | 第30页 |
| ·营养强化剂 | 第30页 |
| ·食品开发 | 第30-31页 |
| ·制鳗钙 | 第31页 |
| ·水解鱼蛋白作为壁材制作微胶囊饵料 | 第31页 |
| 4 小结——鳗鱼下脚料综合利用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第31-32页 |
| 5 本研究的意义 | 第32-33页 |
| 引言 | 第33-3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 ·材料 | 第33-34页 |
| ·方法 | 第34-36页 |
| ·游离氨基氮含量测定 | 第34页 |
| ·酶活力测定 | 第34页 |
| ·色泽指标 | 第34页 |
| ·化学成分的测定 | 第34-36页 |
| PartⅠ 三种酶制剂对鳗鱼头酶解条件的比较 | 第36-43页 |
| 1 酶解蛋白的制备 | 第36页 |
| ·鳗鱼头冻干粉的制备 | 第36页 |
| ·脱脂鱼粉的制备 | 第36页 |
| ·酶解蛋白的制备 | 第36页 |
| ·工艺流程 | 第36页 |
| 2 结果分析 | 第36-41页 |
| ·鳗鱼头中主要成分含量 | 第36页 |
| ·酶活力测定结果 | 第36-37页 |
| ·酶解条件 | 第37-40页 |
| ·pH值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 第37-38页 |
| ·酶添加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温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39页 |
| ·反应时间对酶解结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 ·预浸泡对酶解的影响 | 第40-41页 |
| 3 结论 | 第41-43页 |
| ·酶解条件 | 第41-42页 |
| ·蛋向酶解产物的质量评价 | 第42-43页 |
| ·感官质量 | 第42页 |
| ·理化指标 | 第42-43页 |
| PartⅡ 木瓜蛋白酶提取与性质研究 | 第43-50页 |
| 1 木瓜蛋白酶的采集 | 第43-44页 |
| ·新鲜木瓜乳汁的制备 | 第43页 |
| ·木瓜蛋白酶的制备 | 第43-4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 ·新鲜木瓜乳汁干物质分析 | 第44页 |
| ·木瓜蛋白酶 | 第44页 |
| ·木瓜蛋白酶提取得率与酶活力 | 第44页 |
| ·新鲜木瓜乳汁与提取粗酶活力比较 | 第44页 |
| ·木瓜蛋白酶动力学测定 | 第44-49页 |
| ·pH值对木瓜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45-47页 |
| ·底物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47-48页 |
| ·酶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48-49页 |
| 3 结论 | 第49-50页 |
| PartⅢ 木瓜蛋白酶水解鳗鱼头蛋白条件的探讨 | 第50-64页 |
| 1 酶解蛋白的制备工艺 | 第50页 |
| ·脱脂鱼粉的制备 | 第50页 |
| ·酶解蛋白的制备流程 | 第50页 |
| 2 结果分析 | 第50-61页 |
| ·脱脂鱼粉主要成分分析 | 第50页 |
| ·脱脂鱼粉中氮基酸组成及其评价 | 第50-52页 |
| ·酶解条件 | 第52-55页 |
| ·pH值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 第52页 |
| ·温度对酶解反应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 ·酶添加量对酶解反应效果的影响 | 第53-54页 |
| ·底物料与水比例对酶解反应效果的影响 | 第54页 |
| ·时间对酶解反应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 ·原料处理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55-57页 |
| ·干燥方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 ·脂肪对酶解反应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 ·酶解蛋白中氮基酸分布 | 第57-60页 |
| ·酶解蛋白中氨基酸分布 | 第57-59页 |
| ·酶解蛋白粉与原料脱脂鱼粉中游离氨基酸组成比较 | 第59-60页 |
| ·酶解蛋白产品质量评价 | 第60-61页 |
| ·酶解蛋白粉感官质量 | 第60-61页 |
| ·理化指标 | 第61页 |
| ·鳗鱼头水解液的应用 | 第61页 |
| ·鳗鱼头酶解蛋白粉的应用 | 第61页 |
| 3 结论 | 第61-62页 |
| 4 讨论 | 第62-64页 |
| ·水解液苦味的探讨 | 第62-63页 |
| ·酶解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63-64页 |
| ·蛋白质水解反应 | 第63页 |
| ·水解反应中的美拉德反应 | 第63页 |
| ·风味的形成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