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7页 |
·对板梁组合结构进行简化——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11-12页 |
·计算板梁组合结构固有特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概述 | 第12-13页 |
·板梁组合结构动力敏感性分析和动力优化方法概述 | 第13-17页 |
2 板梁组合结构动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 第17-38页 |
·引言 | 第17-18页 |
·基于Mindlin板弯曲理论带旋转自由度的板(壳)单元的构造 | 第18-24页 |
·Mindlin板的基本假设 | 第18页 |
·单元的应变——位移关系 | 第18-20页 |
·单元的位移函数和应变阵 | 第20-22页 |
·单元质量阵的处理 | 第22-23页 |
·数值算例 | 第23-24页 |
·空间梁单元 | 第24-27页 |
·空间梁单元的刚度阵和质量阵 | 第24-25页 |
·板梁组合结构中的梁单元 | 第25-27页 |
·动力修正梁元 | 第27-36页 |
·带板宽度的讨论 | 第27-29页 |
·动力修正梁元带板宽度b_e与梁的间距b、跨距l的关系 | 第29页 |
·动力修正梁元带板宽度b_e与带板厚度t_p的关系 | 第29-32页 |
·动力修正梁元带板宽度b_e与梁元惯性矩I_y的关系 | 第32-34页 |
·公式中各参数说明 | 第34页 |
·数值算例 | 第34-36页 |
·总结 | 第36-38页 |
3 固有频率对结构物理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技术 | 第38-53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微分敏感性分析技术 | 第39-40页 |
·差分敏感性分析技术 | 第40-41页 |
·敏感性分析技术在船体板梁组合结构固有频率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 | 第41-43页 |
·应用差分敏感性分析技术对板元的厚度进行分析 | 第42页 |
·应用差分敏感性分析技术对梁元的惯性矩进行分析 | 第42-43页 |
·数值算例 | 第43-52页 |
·结果分析 | 第52页 |
·总结 | 第52-53页 |
4 船体板梁组合结构固有频率优化设计 | 第53-66页 |
·引言 | 第53页 |
·结构动力优化数学模型 | 第53-55页 |
·板、梁物理参数变化引起固有频率改变量的分析计算 | 第55-56页 |
·板元物理参数变化引起固有频率改变量的分析计算 | 第55页 |
·梁元物理参数变化引起固有频率改变量的分析计算 | 第55-56页 |
·物理参数修改的有效范围——几何约束 | 第56页 |
·板梁组合结构边界条件改变引起固有频率改变量的分析计算 | 第56页 |
·在结构上增减或移动集中、分布质量引起固有频率改变量的分析计算 | 第56-57页 |
·数值算例 | 第57-65页 |
·例题数据描述 | 第57页 |
·一次优化 | 第57-62页 |
·二次优化 | 第62-65页 |
·总结 | 第65-66页 |
5 板梁组合结构固有频率敏感性分析及动力优化的计算机实施 | 第66-79页 |
·引言 | 第66页 |
·板梁组合结构中动力修正梁元惯性矩计算的计算机实施 | 第66-68页 |
·板梁组合结构动力计算的计算机实施 | 第68-73页 |
·结构数据文件的格式及输入说明 | 第68-73页 |
·计算程序的主要输出文件 | 第73页 |
·板梁组合结构固有频率敏感性分析的计算机实施 | 第73-75页 |
·板梁组合结构动力优化的计算机实施 | 第75-79页 |
·优化方案的数据文件的格式及输入说明 | 第75-78页 |
·程序中几何约束条件的设定 | 第78-7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主要工作总结 | 第79-80页 |
·论文工作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A 梁元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二节点十二个自由度) | 第85-86页 |
附录B 板元、梁元振型图(例3.1) | 第86-88页 |
附录C 板元、梁元振型图(例3.2) | 第88-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