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第11-21页 |
一、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第11-13页 |
二、股票市场发展作用于实体经济的途径 | 第13-15页 |
(一) 托宾Q效应 | 第13-14页 |
(二) 财富效应 | 第14页 |
(三) 非对称信息效应 | 第14页 |
(四) 流动性效应 | 第14-15页 |
三、对我国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分析 | 第15-17页 |
(一) 对托宾Q效应的分析 | 第15页 |
(二) 对财富效应的分析 | 第15-16页 |
(三) 对非对称信息效应的分析 | 第16页 |
(四) 对流动性效应的分析 | 第16-17页 |
四、股票一级市场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 | 第17-20页 |
(一) 指标的选取及数据 | 第17-19页 |
(二) 模型的建立以及实证研究结果 | 第19-20页 |
五、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宏观经济发展对二级市场走势影响的描述 | 第21-28页 |
一、理论描述 | 第21-24页 |
(一) 经济周期运行轨迹与股票市场走势 | 第21-22页 |
(二) 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第22-24页 |
二、来自我国的实证描述 | 第24-28页 |
(一) 实证描述的设计 | 第24页 |
(二) 数据 | 第24页 |
(三) 实证检验结果 | 第24-28页 |
第三章 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对二级市场影响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 第28-36页 |
一、中国股票市场的特点 | 第28页 |
二、上市公司基本面与股价关系分析 | 第28-33页 |
(一) 阻碍上市公司基本面与股价关联的因素 | 第28-30页 |
(二) 我国股市的过度投机导致了长期虚高的股价 | 第30-32页 |
(三) 政府直接干预弱化了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 第32页 |
(四) 庄家操纵行为降低了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加剧了股票价格的失真 | 第32-33页 |
(五) 小结 | 第33页 |
三、我国上市公司对宏观经济代表性分析 | 第33-35页 |
(一) 上市公司在数量上缺乏代表性 | 第33-34页 |
(二) 上市公司在质量上缺乏代表性 | 第34-35页 |
四、结论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我国股票市场走势决定因素的分析 | 第36-50页 |
一、主导我国股票市场走势因素的分析 | 第36-38页 |
(一) 我国股票市场供求关系对股票指数的作用 | 第36-37页 |
(二) 供求关系影响我国股票市场走势的机制 | 第37-38页 |
二、我国股票市场资金结构的分析 | 第38-50页 |
(一) 我国股票市场资金的来源 | 第38-39页 |
(二) 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路径分析 | 第39-43页 |
(三) 资金对我国股票指数影响作用的实证分析 | 第43-50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0-56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二、政策建议 | 第51-56页 |
(一) 准确定位股票市场 | 第51页 |
(二) 建立市场化的发行和退市机制 | 第51-52页 |
(三) 大力强化股市监管 | 第52-54页 |
(四) 实行非流通股流通市场化 | 第54-55页 |
(五) 积极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61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