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22页 |
| 1 白酒香味成分与风格 | 第10-12页 |
| 2 香味成分在白酒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2-13页 |
| 3 白酒香味成分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4 白酒低度化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 5 新工艺白酒的开发 | 第14-15页 |
| 6 低度白酒贮存过程中的变化及质量问题 | 第15-16页 |
| 7 提高低度白酒质量的途径 | 第16-19页 |
| ·提高基础酒的质量 | 第16页 |
| ·提高加浆用水的质量 | 第16-17页 |
| ·低度白酒除浊 | 第17-19页 |
| ·科学勾兑与调香 | 第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22页 |
| 第二章 醇水缔合行为的研究 | 第22-26页 |
| 0 前言 | 第22页 |
| 1 实验部分 | 第22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页 |
| ·乙醇标准溶液制备 | 第22页 |
| ·体积收缩量的测定 | 第22页 |
| ·乙醇-水体系的光谱测定 | 第22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22-25页 |
| ·体积收缩量 | 第22-23页 |
| ·光谱分析 | 第23-25页 |
| ·乙醇-水体系的吸收光谱 | 第23-24页 |
| ·乙醇-水体系吸收光谱中吸收峰强度及位置的变化规律 | 第24-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乙醇-水缔合体系光谱行为应用于白酒中乙醇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26-30页 |
| 0 前言 | 第26页 |
| 1 实验部分 | 第26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 ·乙醇标准溶液制备 | 第26页 |
| ·测定方法 | 第26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 ·测定波长的选择与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6-27页 |
| ·稳定性实验 | 第27-28页 |
| ·精密度实验 | 第28页 |
| ·回收率实验 | 第28页 |
| ·共存物质的干扰 | 第28-29页 |
| ·样品测定 | 第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清香型白酒香味成分贮存变化规律的研究 | 第30-33页 |
| 0 前言 | 第30页 |
| 1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 ·仪器及材料 | 第30页 |
| ·色谱条件 | 第30页 |
| ·操作方法 | 第30-31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1-32页 |
| ·65度清香型白酒中主要香味成分含量随酒龄变化规律 | 第31页 |
| ·不同酒度清香型白酒香味成分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31-32页 |
| 3 结论 | 第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 第五章 脂肪酸乙酯在醇-水体系中水解行为的研究 | 第33-39页 |
| 0 前言 | 第33页 |
| 1 原理和方法 | 第33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33页 |
| ·溶液配制 | 第33-34页 |
| ·乙醇溶液制备 | 第33-34页 |
| ·0.02mol/L酯溶液的配制 | 第34页 |
| ·0.02mol/L NaOH醇溶液的配制 | 第34页 |
| ·κ_o\κ_t的测定 | 第34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4-37页 |
| ·酯水解速率常数与烷基极化效应指数的关系 | 第34页 |
| ·酯水解速率常数与介电常数的关系 | 第34-37页 |
| ·k、PEI(R)及ε三者间的关系 | 第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第六章 稳定剂A与脂肪酸乙酯缔合行为的研究与应用 | 第39-44页 |
| 0 前言 | 第39页 |
| 1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39页 |
| ·GC条件 | 第39页 |
| ·电导率值κ_o的测定 | 第39页 |
| ·电导率值κ_t的测定 | 第39-40页 |
| ·乙酸乙酯含量的测定 | 第40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0-43页 |
| ·酯水解速率常数k的求算 | 第40页 |
| ·酯水解速率常数k与低聚果糖浓度之间定量关系的推导 | 第40-41页 |
| ·定量关系的验证 | 第41-42页 |
| ·禁阻作用的研究 | 第42页 |
| ·提高和稳定低度白酒质量方法的建立 | 第42-43页 |
| 3 结论 | 第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 第七章 提高和稳定低度白酒品质方法的研究 | 第44-52页 |
| 0 前言 | 第44页 |
| 1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44页 |
| ·色谱条件 | 第44页 |
| ·色谱测定操作方法 | 第44页 |
| ·化学滴定操作方法 | 第44页 |
| ·不同酒度清香型汾酒酒样配制 | 第44-4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 ·38度汾酒酒样中主要香味成分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45页 |
| ·45度汾酒酒样中主要香味成分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45页 |
| ·53度汾酒酒样中主要香味成分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45页 |
| ·65度汾酒酒样中主要香味成分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45页 |
| ·38度汾酒中总酸随贮存时间变化关系 | 第45-50页 |
| ·38度汾酒中总酯随贮存时间变化关系 | 第50页 |
| 3 感官品评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 第八章 展望 | 第52-53页 |
| 附录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