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引言 | 第15-2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6页 |
三、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17-18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8-20页 |
第一章 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研究综述 | 第20-29页 |
第一节 中学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的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一、关于区域选择的研究 | 第20-21页 |
二、关于区域编排的研究 | 第21页 |
三、关于区域地理内容主题的研究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目标的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一、关于中学区域地理教学中认知结构的构建 | 第22-23页 |
二、关于中学区域地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 第23-24页 |
三、关于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 | 第24页 |
四、关于地理视角的养成 | 第24-25页 |
第三节 中学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综述 | 第25-28页 |
一、关于“脑中地图”(心智地图)及其应用 | 第25-26页 |
二、关于中学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 | 第26-27页 |
三、关于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的其它方式 | 第27-28页 |
第四节 研究综述对本文的启示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9-59页 |
第一节 问卷设计 | 第29-31页 |
一、学生问卷的设计 | 第29-30页 |
二、教师问卷的设计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样本选择 | 第31-32页 |
第三节 问卷信效度检验 | 第32-37页 |
一、问卷信度检验 | 第32-33页 |
二、问卷效度检验 | 第33-37页 |
第四节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7-57页 |
一、初中调查结果分析 | 第37-43页 |
二、高中调查结果分析 | 第43-48页 |
三、初中和高中纵向比较分析 | 第48-52页 |
四、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52-57页 |
第五节 调查结果启示 | 第57-59页 |
第三章 中学区域地理的主题选择和编制策略 | 第59-95页 |
第一节 区域的选择 | 第59-68页 |
一、地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区域选择的纵向比较 | 第59-64页 |
二、新课程改革中不同版本实验教科书区域选择的横向比较 | 第64-68页 |
第二节 区域的编排 | 第68-70页 |
一、区域编排的阶段顺序 | 第68-69页 |
二、区域编排的组合顺序 | 第69-70页 |
第三节 中学区域地理的主题选择 | 第70-87页 |
一、区域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 第70-71页 |
二、我国地理课程中区域地理的主题 | 第71-79页 |
三、国外地理课程中区域地理的主题 | 第79-86页 |
四、中学区域地理内容主题的框架 | 第86-87页 |
第四节 中学区域地理内容的编制策略 | 第87-95页 |
一、均衡性原则与典型性原则 | 第88-89页 |
二、综合性原则和区域性原则 | 第89-91页 |
三、基础性原则与探究性原则 | 第91-92页 |
四、权威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 | 第92-93页 |
五、连续性原则和阶段性原则 | 第93-95页 |
第四章 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 第95-143页 |
第一节 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目标的基本定位 | 第95-98页 |
一、区域地理素养――区域地理教学的核心目标 | 第95-96页 |
二、区域地理素养的基本特征 | 第96-98页 |
第二节 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的知识目标 | 第98-109页 |
一、中学区域地理的知识结构 | 第98-100页 |
二、区域地理认知结构构建的技术支撑 | 第100-101页 |
三、区域地理认知结构构建的核心方式 | 第101-103页 |
四、区域地理核心要素的认知策略 | 第103-109页 |
第三节 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的科学方法目标 | 第109-118页 |
一、中学区域地理教学中科学方法目标组成 | 第109页 |
二、区域比较法的培养 | 第109-112页 |
三、区域综合分析法的养成 | 第112-115页 |
四、区域观察法的养成 | 第115-116页 |
五、区域调查法的养成 | 第116-118页 |
第四节 中学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能力目标 | 第118-132页 |
一、中学区域地理教学中能力目标的构成 | 第118-119页 |
二、区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养成 | 第119-122页 |
三、区域地理空间觉察能力的养成 | 第122-126页 |
四、区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的养成 | 第126-129页 |
五、区域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的养成 | 第129-132页 |
第五节 中学区域地理教学中地理观点的培养 | 第132-143页 |
一、中学区域地理教学中地理观点的构成 | 第132-134页 |
二、空间观点的养成 | 第134-136页 |
三、人地协调观点的养成 | 第136-139页 |
四、生态观点的养成 | 第139-141页 |
五、因地制宜观点的养成 | 第141-143页 |
第五章 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的优化策略 | 第143-164页 |
第一节 优化区域地理教学设计――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前提 | 第143-151页 |
一、区域地理教学设计应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 | 第143-144页 |
二、区域地理教学设计的模式 | 第144-145页 |
三、区域地理教学设计的现状评析 | 第145-147页 |
四、区域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要领 | 第147-151页 |
第二节 精选活用区域地理案例――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载体 | 第151-157页 |
一、区域地理案例的选编策略 | 第151-153页 |
二、区域地理案例的呈现策略 | 第153-155页 |
三、区域地理案例的总结策略 | 第155-157页 |
第三节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方式 | 第157-164页 |
一、地理探究学习的特征 | 第157-158页 |
二、区域地理探究学习的目标 | 第158-160页 |
三、区域地理探究学习的重点内容领域 | 第160-1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64-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75页 |
附录 | 第175-182页 |
后记 | 第182-184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