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意义 | 第14-16页 |
·理论背景、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16-18页 |
·理论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语料范围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构式语法与语法化 | 第20-45页 |
·构式语法 | 第20-33页 |
·构式的概念 | 第20-29页 |
·构式的类型 | 第29-33页 |
·语法化 | 第33-45页 |
·语法化的界定 | 第33-36页 |
·语法化的原则和特征 | 第36-43页 |
·语法化和主观性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好了"的相关构式 | 第45-55页 |
·导言 | 第45-47页 |
·从"好了_1"到"好了_3" | 第47-51页 |
·从"好了_2"到"好了_4"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V+ta+个VP"的相关构式 | 第55-65页 |
·导言 | 第55-58页 |
·ta_2的性质 | 第58-60页 |
·NP的有界性 | 第60-61页 |
·ta_2的"虚化" | 第61-63页 |
·"V+ta_2+个VP"的来源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不是"的相关构式 | 第65-94页 |
·导言 | 第65-68页 |
·焦点、突显和强调 | 第68-71页 |
·"不是_2"句的语用功能 | 第71-73页 |
·"不是_2"句和"不是……吗?"反问句的差异 | 第73-82页 |
·"不是_2"句的来源 | 第82-92页 |
·小结 | 第92-94页 |
第六章 "才怪"的相关构式 | 第94-128页 |
·导言 | 第94-95页 |
·"才怪_2"的句法功能和句法特征 | 第95-112页 |
·"P才怪_2"的语用功能 | 第112-121页 |
·"才怪_2"的来源 | 第121-126页 |
·小结 | 第126-128页 |
第七章 "X说"的相关构式 | 第128-193页 |
·导言 | 第128-129页 |
·"我说" | 第129-150页 |
·诸家说法 | 第129-132页 |
·同形异指式及其功能 | 第132-141页 |
·"我说"的历史发展和历时演变 | 第141-150页 |
·"我跟你说" | 第150-157页 |
·同形异指式 | 第150-153页 |
·"我跟你说_2"所使用的语境 | 第153-155页 |
·"我跟你说_2"的历史发展和历时演变 | 第155-157页 |
·"不说" | 第157-188页 |
·同形异指式 | 第157-166页 |
·递进关系中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 第166-174页 |
·"且不说"和"先不说" | 第174-177页 |
·"不说"各类功能的历史发展和历时演变 | 第177-188页 |
·"要不说" | 第188-190页 |
·同形异指式 | 第188页 |
·"要不说_3"的特点及来源 | 第188-190页 |
·小结 | 第190-193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193-204页 |
·理论思考 | 第193-203页 |
·对构式语法的思考 | 第193-198页 |
·对语法化的思考 | 第198-203页 |
·本课题研究尚存的问题 | 第203-204页 |
征引文献 | 第204-212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231页 |
作者简历 | 第231-232页 |
后记 | 第232-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