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绪论 | 第8-10页 |
|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三 研究思路 | 第9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第一章 中学生人格特质概述 | 第10-23页 |
| 第一节 人格特质理论 | 第10-14页 |
| 一 人格的定义 | 第10-11页 |
| 二 有关人格特质的概念 | 第11页 |
| 三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 第11-12页 |
| 四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及16PF | 第12-13页 |
| 五 现代大五因素人格特质理论 | 第13-14页 |
| 六 笔者观点 | 第14页 |
| 第二节 中学生的生理特征 | 第14-16页 |
| 一 中学生的年龄阶段 | 第14页 |
| 二 中学生生理机能发生三大变化 | 第14-15页 |
| 三 生理的发育引起的心理变化 | 第15-16页 |
| 第三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 第16-21页 |
| 一 认知特征 | 第16-19页 |
| 二 情感(EQ)特征 | 第19-20页 |
| 三 意志特征 | 第20-21页 |
| 四 兴趣特征 | 第21页 |
| 第四节 中学生的人格特质 | 第21-23页 |
| 一 健全的人格特质 | 第21-22页 |
| 二 中学生人格特质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中学生人格特质与音乐教育 | 第23-36页 |
| 第一节 有关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 第23-27页 |
| 一 音乐教育的性质 | 第23-24页 |
| 二 音乐教育的范围及实践研究 | 第24-25页 |
| 三 音乐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 第25-27页 |
| 第二节 音乐教育对中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 | 第27-31页 |
| 一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对中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 | 第28-29页 |
| 二 家庭音乐教育对中学生人格的影响 | 第29-30页 |
| 三 社会音乐教育对中学生人格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第三节 目前中学生人格特质现状与分析 | 第31-36页 |
| 一 现状 | 第31-34页 |
| 二 分析 | 第34-35页 |
| 三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音乐教育对提高中学生人格特质的建议与实施措施 | 第36-42页 |
| 一 建议 | 第36页 |
| 二 措施 | 第36-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附录 | 第45-54页 |
| 后记(含致谢) | 第54-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