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21页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趋向补语本体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趋向补语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 第12页 |
·本文的选题缘由 | 第12-13页 |
·本文的理论依据 | 第13-14页 |
·中介语理论 | 第13页 |
·偏误分析理论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范围 | 第14-20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0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2. 基于书面语语料库的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情况分析 | 第21-35页 |
·中级汉语水平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输出情况分析 | 第21-26页 |
·中级汉语水平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书面语语料数据统计 | 第21-24页 |
·中级汉语水平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书面语语料偏误分类 | 第24-26页 |
·高级汉语水平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输出情况分析 | 第26-31页 |
·高级汉语水平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书面语语料数据统计 | 第26-29页 |
·高级汉语水平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书面语语料偏误分类 | 第29-31页 |
·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偏误探源 | 第31-34页 |
·学生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 第31页 |
·语内因素的干扰 | 第31-32页 |
·教材编排的影响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3. 基于非自然语料的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情况分析 | 第35-69页 |
·测验设计 | 第35-38页 |
·被试情况分析 | 第35-37页 |
·测验内容形式 | 第37-38页 |
·测验操作流程 | 第38页 |
·测验卷发放回收情况 | 第38页 |
·选择填空题结果统计分析 | 第38-64页 |
·"上来"引申用法习得情况 | 第38-40页 |
·"下来"引申用法习得情况 | 第40-43页 |
·"出来"引申用法习得情况 | 第43-46页 |
·"出去"引申用法习得情况 | 第46-48页 |
·"上去"引申用法习得情况 | 第48-49页 |
·"下去"引申用法习得情况 | 第49-51页 |
·"过来"引申用法习得情况 | 第51-54页 |
·"过去"引申用法习得情况 | 第54-57页 |
·"起来"引申用法习得情况 | 第57-60页 |
·"开来"引申用法习得情况 | 第60-62页 |
·"进去"引申用法习得情况 | 第62-64页 |
·排序题结果统计分析 | 第64-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4. 结语 | 第69-71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69页 |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第69-70页 |
·今后研究的前瞻性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1 | 第74-84页 |
附录2 | 第84-87页 |
后记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