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歌词的浪漫性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绪论 | 第8-18页 |
| 一、选题缘起 | 第8-10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16-18页 |
| 第1章 浪漫性歌词对现实的大胆反叛 | 第18-33页 |
| 1.1 鲍勃·迪伦歌词的反叛意涵 | 第18-21页 |
| 1.2 反叛的表现形式:反叛主题 | 第21-30页 |
| 1.2.1 边缘主题 | 第22-25页 |
| 1.2.2 死亡主题 | 第25-28页 |
| 1.2.3 反英雄主题 | 第28-30页 |
| 1.3 歌词反叛程度的变化 | 第30-33页 |
| 第2章 浪漫性歌词对自我本性的张扬 | 第33-45页 |
| 2.1 放荡不羁的自我形象 | 第34-37页 |
| 2.2 流浪与精神自由 | 第37-41页 |
| 2.3 情感的真实流露 | 第41-45页 |
| 第3章 浪漫性歌词对理想的追求 | 第45-52页 |
| 3.1 理想社会:“伊甸园之门” | 第46-49页 |
| 3.2 心灵的栖息之所:“高地” | 第49-52页 |
| 第4章 浪漫性歌词的意义 | 第52-57页 |
| 4.1 深刻的思想价值 | 第52-54页 |
| 4.1.1 强烈的人文关照 | 第52-54页 |
| 4.1.2 自我救赎与拯救社会 | 第54页 |
| 4.2 引领文学走创新之路 | 第54-57页 |
| 结语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致谢 | 第63-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