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8-10页 |
1.1.1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 第8页 |
1.1.2 幼儿器乐学习中存在的误区 | 第8-9页 |
1.1.3 自身的因素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案 | 第10-13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0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2.3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1.2.4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2.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1-12页 |
1.2.6 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1.3 本论文的框架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器乐教学 | 第14页 |
2.1.2 幼儿器乐教学 | 第14-15页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2页 |
2.2.1 关于器乐学习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 | 第15-17页 |
2.2.2 关于器乐教学的研究 | 第17页 |
2.2.3 关于器乐学习现状调查的研究 | 第17-19页 |
2.2.4 关于器乐学习中文化传承价值的研究 | 第19-21页 |
2.2.5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 第21-22页 |
2.3 幼儿器乐教学的相关理论 | 第22-26页 |
2.3.1 器乐教学理论 | 第22-23页 |
2.3.2 幼儿心理特点与器乐教学的关系 | 第23-26页 |
第3章 上海市幼儿器乐教学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6-36页 |
3.1 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第26-31页 |
3.1.1 器乐教师专业化程度方面的统计 | 第26-28页 |
3.1.2 教师器乐教学方面的统计 | 第28-29页 |
3.1.3 器乐教师教学观念方面统计 | 第29-31页 |
3.2 家长调查结果分析 | 第31-36页 |
3.2.1 幼儿器乐学习状态方面的统计 | 第31-33页 |
3.2.2 家长器乐教育态度方面的统计 | 第33-35页 |
3.2.3 家长参与幼儿器乐学习方面的统计 | 第35-36页 |
第4章 上海市幼儿器乐教学调查现状归因 | 第36-43页 |
4.1 教师层面 | 第36-40页 |
4.1.1 器乐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够 | 第36-37页 |
4.1.2 器乐教学方法单一、形式枯燥 | 第37-38页 |
4.1.3 器乐教学中目的性强,偏重技能技巧的培养 | 第38页 |
4.1.4 器乐教学中忽视音乐文化传承的价值 | 第38-39页 |
4.1.5 器乐教学中忽视幼儿创造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 第39-40页 |
4.2 家长层面 | 第40-43页 |
4.2.1 家长对幼儿器乐学习追求存在功利性 | 第40页 |
4.2.2 家长在幼儿学琴过程中的参与性不够 | 第40-41页 |
4.2.3 家长在幼儿练琴过程中教育方法不当 | 第41页 |
4.2.4 家长对幼儿器乐学习的文化价值追求存在误区 | 第41-42页 |
4.2.5 忽视了幼儿学习器乐过程中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 | 第42-43页 |
第5章 改善幼儿器乐教学的现状的有效策略 | 第43-51页 |
5.1 社会层面 | 第43-44页 |
5.1.1 严控器乐办学资质,加强职前考核 | 第43页 |
5.1.2 加强器乐教学管理,增加评价机制 | 第43-44页 |
5.2 教师层面 | 第44-48页 |
5.2.1 提高教师的器乐专业化水平 | 第44-45页 |
5.2.2 丰富器乐教学方法和形式,激发幼儿兴趣 | 第45-46页 |
5.2.3 培养幼儿良好的器乐学习习惯 | 第46-47页 |
5.2.4 重视器乐学习的音乐文化价值传承 | 第47页 |
5.2.5 加强幼儿创造力、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 第47-48页 |
5.3 家长层面 | 第48-51页 |
5.3.1 尊重幼儿的兴趣,合理选择器乐类型 | 第48-49页 |
5.3.2 增加家长在幼儿器乐学习中的参与性 | 第49页 |
5.3.3 重视幼儿器乐学习的文化传承价值 | 第49-50页 |
5.3.4 合理运用教育方法指导幼儿器乐练习 | 第50页 |
5.3.5 丰富幼儿的家庭音乐环境 | 第50-51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一 上海市幼儿器乐教学调查的教师问卷 | 第55-57页 |
附录二 上海市幼儿器乐学习的家长问卷 | 第57-59页 |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 第59-60页 |
附录四 家长访谈提纲 | 第60-61页 |
附录五 教师器乐教学课堂观察表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