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微生物学论文

体外评价副干酪乳杆菌NCU622的益生性能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10-18页
    1.1 副干酪乳杆菌的分类鉴定第10页
    1.2 副干酪乳杆菌的功能研究进展第10-13页
        1.2.1 抗菌作用第10-11页
        1.2.2 抗氧化作用第11页
        1.2.3 医疗保健作用第11-13页
    1.3 副干酪乳杆菌的应用第13-17页
        1.3.1 在食品中的应用第13-14页
        1.3.2 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第14-15页
        1.3.3 用于L-乳酸的生产第15页
        1.3.4 代谢产生细菌素第15-16页
        1.3.5 代谢产生苯乳酸第16页
        1.3.6 在废料循环中的应用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7-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页
        1.4.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第2章 生长及代谢分析第18-23页
    2.1 材料第18-19页
        2.1.1 菌种第18页
        2.1.2 培养基第18页
        2.1.3 试剂第18页
        2.1.4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18-19页
    2.2 方法第19-20页
        2.2.1 菌浓度的测定第19页
        2.2.2 酸度的测定第19-20页
        2.2.3 葡萄糖及有机酸的测定第2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0-22页
        2.3.1 菌浓度的变化第20-21页
        2.3.2 葡萄糖、有机酸、酸度及pH的变化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胃肠道环境耐受性第23-28页
    3.1 材料第23页
        3.1.1 培养基第23页
        3.1.2 试剂第23页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3页
    3.2 方法第23-24页
        3.2.1 人工胃肠液耐受性第23-24页
        3.2.2 耐胆盐试验第24页
        3.2.3 耐高盐试验第24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4-27页
        3.3.1 人工胃肠液耐受性第24-25页
        3.3.2 耐胆盐性能第25-26页
        3.3.3 耐高盐试验结果第26-27页
    3.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4章 黏附性能第28-34页
    4.1 材料第28-29页
        4.1.1 细胞第28页
        4.1.2 培养基第28页
        4.1.3 试剂第28页
        4.1.4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8-29页
    4.2 方法第29-30页
        4.2.1 菌悬液的制备第29页
        4.2.2 Caco-2 细胞培养第29页
        4.2.3 黏附试验第29页
        4.2.4 菌体浓度对黏附性能的影响第29-30页
        4.2.5 作用时间对黏附性能的影响第30页
        4.2.6 生长阶段对黏附性能的影响第30页
        4.2.7 副干酪乳杆菌NCU622对Caco-2 细胞的黏附性能第30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0-33页
        4.3.1 菌体浓度对黏附性能的影响第30-31页
        4.3.2 作用时间对黏附性能的影响第31-32页
        4.3.3 生长阶段对黏附性能的影响第32页
        4.3.4 副干酪乳杆菌NCU622对Caco-2 细胞的黏附性能第32-33页
    4.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5章 抑菌性能第34-41页
    5.1 材料第34-35页
        5.1.1 菌种第34页
        5.1.2 培养基第34页
        5.1.3 试剂第34页
        5.1.4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4-35页
    5.2 方法第35-36页
        5.2.1 预处理第35页
        5.2.2 抑菌活性测定第35页
        5.2.3 无菌发酵滤液的抑菌作用[83,84]第35-36页
        5.2.4 热处理对无菌发酵滤液抑菌活性的影响[85]第36页
        5.2.5 蛋白酶及过氧化氢酶预处理对无菌发酵滤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6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36-40页
        5.3.1 抑菌活性测定第36-37页
        5.3.2 无菌发酵滤液的抑菌作用第37-38页
        5.3.3 热处理对无菌发酵滤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8-39页
        5.3.4 蛋白酶及过氧化氢酶预处理对无菌发酵滤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9-40页
    5.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6章 抗氧化活性第41-47页
    6.1 试验材料第41页
        6.1.1 菌种第41页
        6.1.2 培养基第41页
        6.1.3 试剂第41页
        6.1.4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1页
    6.2 试验方法第41-43页
        6.2.1 样品处理第41-42页
        6.2.2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第42页
        6.2.3 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第42页
        6.2.4 总还原力的测定第42-43页
        6.2.5 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测定第43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43-46页
        6.3.1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第43-44页
        6.3.2 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第44-45页
        6.3.3 总还原力的测定第45-46页
        6.3.4 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测定第46页
    6.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8页
    7.1 结论第47页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台子河口湿地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鄱阳湖湖滨和南昌市湖泊鸟类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