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1.2.1 劳动力短缺研究综述 | 第7-9页 |
1.2.2 操作工招聘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第10-11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1-16页 |
2.1 概念定义 | 第11-12页 |
2.1.1 操作工 | 第11页 |
2.1.2 劳动力短缺 | 第11-1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2.2.1 劳动力供求理论 | 第12-13页 |
2.2.2 推拉理论 | 第13-16页 |
3 F光通公司概况及社会经济环境 | 第16-20页 |
3.1 F光通公司发展沿革 | 第16页 |
3.2 F光通公司产品概况 | 第16-17页 |
3.3 F光通公司所在地社会经济环境特点 | 第17-20页 |
3.3.1 F光通公司所处行业分析 | 第17-18页 |
3.3.2 F光通公司所处经济区域及地域分析 | 第18-19页 |
3.3.3 F光通公司所处的互联网时代分析 | 第19-20页 |
4 F光通公司操作工招工现状分析 | 第20-30页 |
4.1 F光通公司操作工岗位分布及任职特点 | 第20-21页 |
4.1.1 生产操作工 | 第20页 |
4.1.2 质量检测工 | 第20页 |
4.1.3 工程维修工 | 第20-21页 |
4.2 F光通公司近两年操作工招工难现状 | 第21-23页 |
4.2.1 历年招工的次数及人数 | 第21-22页 |
4.2.2 招聘方式 | 第22-23页 |
4.2.3 招工困难的表现形式 | 第23页 |
4.3 F光通公司近两年操作工保有及流失情况 | 第23-25页 |
4.3.1 保有情况及留住员工成本的上升 | 第23-24页 |
4.3.2 流失情况、流失特征与危害性 | 第24-25页 |
4.4 F光通公司操作工招工难原因分析 | 第25-30页 |
4.4.1 外部社会大环境方面的原因 | 第25-26页 |
4.4.2 劳动力输出地推拉因素的改变 | 第26-27页 |
4.4.3 光通公司所在地推拉因素的改变 | 第27-28页 |
4.4.4 F光通公司自身原因 | 第28-30页 |
5 F光通公司操作工招工对策 | 第30-41页 |
5.1 解决的对策思路 | 第30-33页 |
5.1.1 努力增强F光通公司自身对操作工的拉力 | 第30-31页 |
5.1.2 保持新时期苏南地区对外地劳动力的足够拉力 | 第31-33页 |
5.2 解决的具体方案 | 第33-38页 |
5.2.1 F光通公司提升对操作工拉力的可能措施 | 第33-35页 |
5.2.2 当地政府提升对外地劳动力拉力的可能措施建议 | 第35-38页 |
5.3 方案实施关键点 | 第38-41页 |
5.3.1 扩展招工渠道,扩大应聘总人数 | 第38-39页 |
5.3.2 定位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拉力 | 第39-40页 |
5.3.3 根据情况变化,适时适度调整拉力 | 第40-4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41-44页 |
6.1 总结 | 第41-42页 |
6.2 展望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