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2.1 小组活动内涵 | 第12页 |
2.2 国外小组活动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2.2.1 小组活动的意义与作用 | 第12-13页 |
2.2.2 对小组活动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3-14页 |
2.3 国内小组活动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2.3.1 英语界对小组活动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 第14-15页 |
2.3.2 对外汉语界对小组活动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 第15-16页 |
2.4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4.1 合作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2.4.2 互动理论 | 第17-19页 |
3 小组活动设计与实施 | 第19-31页 |
3.1 教学环境分析 | 第19页 |
3.2 教材分析 | 第19-21页 |
3.2.1 《汉语会话 301 句》分析 | 第19-20页 |
3.2.2 教学设计课文分析 | 第20-21页 |
3.3 教学对象分析 | 第21-23页 |
3.3.1 学生人数和年龄 | 第21-22页 |
3.3.2 学生汉语水平 | 第22页 |
3.3.3 学生宗教与国别 | 第22-23页 |
3.4 小组活动设计原则 | 第23页 |
3.5 小组活动教学教案实例——以《我介绍一下儿》为例 | 第23-29页 |
3.5.1 教学对象 | 第23页 |
3.5.2 教材选用 | 第23页 |
3.5.3 教学目标 | 第23-24页 |
3.5.4 教学内容 | 第24页 |
3.5.5 教学重难点 | 第24页 |
3.5.6 教学方法 | 第24-25页 |
3.5.7 教学时间安排 | 第25页 |
3.5.8 课型 | 第25页 |
3.5.9 教学道具 | 第25页 |
3.5.10 教学步骤 | 第25-29页 |
3.6 小组活动教学实施 | 第29-31页 |
4 小组活动教学效果分析 | 第31-43页 |
4.1 分析设计 | 第31页 |
4.1.1 问卷设计 | 第31页 |
4.1.2 访谈设计 | 第31页 |
4.2 结果分析 | 第31-43页 |
4.2.1 情感态度方面 | 第32-33页 |
4.2.2 小组活动效果评价 | 第33-34页 |
4.2.3 对小组活动的倾向 | 第34-36页 |
4.2.4 学生内在因素 | 第36-37页 |
4.2.5 高层次能力方面 | 第37页 |
4.2.6 教师方面 | 第37-40页 |
4.2.7 对小组活动的总体评价 | 第40-43页 |
5 小组活动的教学反思 | 第43-46页 |
5.1 合理安排好小组活动的时间 | 第43页 |
5.2 强化系统汉语知识的讲授 | 第43-44页 |
5.3 尽量监督学生使用目的语来完成小组活动 | 第44页 |
5.4 采取措施辅助教师监控和管理课堂 | 第44-45页 |
5.5 尽量平衡学生汉语水平之间的差异 | 第45-46页 |
6 总结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72页 |
A. 前期调查问卷 | 第53-54页 |
B.《您贵姓》、《我介绍一下儿》教案 | 第54-64页 |
C. 后期调查问卷 | 第64-67页 |
D. 小组活动访谈提纲 | 第67-68页 |
E. 《您贵姓》、《我介绍一下儿》学生用书 | 第68-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