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材论文--语言、识字论文

教育戏剧对幼儿语言习得的价值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导论第8-20页
    1.1 研究问题及选题缘由第8-9页
        1.1.1 3-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第8页
        1.1.2 戏剧的教学应用对儿童语言习得有积极的作用与特殊的价值第8-9页
        1.1.3 教育戏剧的教学实践有待进一步深入与细化第9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实践意义第10页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第10-14页
        1.3.1 教育戏剧的教学应用研究第11-12页
        1.3.2 语言习得的研究第12-13页
        1.3.3 教育戏剧对与幼儿语言习得的关系的价值研究第13页
        1.3.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第13-14页
    1.4 研究设计第14-20页
        1.4.1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4页
        1.4.2 研究内容第14页
        1.4.3 研究对象第14-15页
        1.4.4 研究方法第15-20页
2 幼儿语言习得的认知原理及需求分析第20-27页
    2.1 幼儿语言习得的原理及阶段特点第20-21页
        2.1.1 幼儿语言习得的初始阶段——模拟发声阶段第20-21页
        2.1.2 幼儿语言习得的萌芽期——肢体语言阶段第21页
        2.1.3 幼儿语言习得的发展期——模拟发声阶段第21页
        2.1.4 幼儿语言习得的迅速发展阶段-社会适应阶段第21页
    2.2 幼儿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1-27页
        2.2.1 幼儿语言习得的生理条件第23-24页
        2.2.2 幼儿语言习得的教育环境第24-25页
        2.2.3 幼儿语言习得的自我建构第25-27页
3 幼儿语言习得的需求第27-31页
    3.1 幼儿语言习得的内容需求第28页
    3.2 幼儿语言习得的方法需求第28-29页
    3.3 幼儿语言习得的审美需求第29-31页
4 教育戏剧对幼儿语言习得的价值探索第31-41页
    4.1 教育戏剧对幼儿语言习得内容的价值第31-34页
        4.1.1 语言符合:教育戏剧的视觉支撑,从符号的呈现、输入到发展第31-32页
        4.1.2 语言结构的熟知:戏剧演绎过程对语言结构的强化第32-33页
        4.1.3 语言社会性价值:戏剧的语言提供了在社会运用中的逻辑范式第33-34页
    4.2 教育戏剧对幼儿语言习得方法的价值第34-38页
        4.2.1 语言习得知晓阶段:在戏剧的台词阶段帮助幼儿知道语言第34-35页
        4.2.2 语言习得理解阶段:戏剧排演过程帮助幼儿理解语言的含义第35-36页
        4.2.3 语言习得运用阶段:戏剧表演是情感的表达和语言运用第36-38页
    4.3 教育戏剧对幼儿语言习得审美的价值第38-41页
        4.3.1 语言表达美学意识的唤醒:抓住儿童的兴趣点第38-39页
        4.3.2 语言表达的信息传输:戏剧中的交流以及儿童多元表达的产生第39-40页
        4.3.3 语言表达的社会意识:戏剧的形式帮助幼儿建构语言的社会认知第40-41页
5 教育戏剧对幼儿语言习得的价值实现途径第41-48页
    5.1 教育戏剧价值实现过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第41-44页
        5.1.1 教师作为教育戏剧的发起者第41-42页
        5.1.2 教师作为教育戏剧价值实践的引导者—共同成长第42页
        5.1.3 教师在教育戏剧价值实践中作为幼儿同伴第42-44页
    5.2 围绕教育目标开展教育戏剧活动第44-48页
        5.2.1 教育戏剧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第46页
        5.2.2 教育戏剧活动开展的形式第46页
        5.2.3 教育戏剧活动开展的引导者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注释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第54-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儿园转岗教师教学经验的改造与转型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小班干”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