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地理信息能力评价与培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6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21-33页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1-27页 |
一、地理信息 | 第21-22页 |
二、地理信息能力 | 第22-27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7-33页 |
一、信息加工理论 | 第27-28页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8-29页 |
三、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 第29-33页 |
第三章 高中生地理信息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 第33-43页 |
第一节 高中生地理信息能力评价体系目标 | 第33-34页 |
一、如实反映学生的地理信息能力的水平 | 第33页 |
二、有效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指导地位 | 第33-34页 |
三、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 第34页 |
第二节 高中生地理信息能力评价原则 | 第34-35页 |
一、一致性原则 | 第34页 |
二、直接可测性原则 | 第34页 |
三、独立性原则 | 第34-35页 |
四、可接受性原则 | 第35页 |
五、系统性原则 | 第35页 |
第三节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5-38页 |
一、一级指标的选取 | 第35页 |
二、二级指标的选取 | 第35-38页 |
第四节 评价指标权重体系的确定 | 第38-43页 |
一、一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38页 |
二、二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38-40页 |
三、权重评价体系总表 | 第40页 |
四、高中生地理信息能力评价标准等级划分 | 第40-43页 |
第四章 高中生地理信息能力测试和评价 | 第43-53页 |
第一节 地理信息能力测试过程 | 第43-44页 |
一、地理信息能力评价测试题的编制 | 第43-44页 |
二、地理信息能力的测试 | 第44页 |
第二节 地理信息能力评价过程 | 第44-50页 |
一、样本总体情况 | 第44-45页 |
二、地理信息能力评价 | 第45-50页 |
第三节 高中生地理信息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50-53页 |
一、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低 | 第50页 |
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弱 | 第50-51页 |
三、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差 | 第51-53页 |
第五章 高中生地理信息能力培养策略 | 第53-57页 |
一、建立地理知识网络,培养获取地理信息能力 | 第53-54页 |
二、运用地理表征工具,培养解读地理信息能力 | 第54-55页 |
三、加强地理综合推理,培养运用地理信息能力 | 第55-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58页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75页 |
附录1 | 第63-65页 |
附录2 | 第65-67页 |
附录3 | 第67-71页 |
附录4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作者简历 | 第77-7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