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学心理学(课堂教育心理学)论文

初二学生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及文化因素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页
1 文献综述第9-21页
    1.1 关于学业求助的观点第9-11页
        1.1.1 学业求助的概念第9页
        1.1.2 学业求助行为类型第9-10页
        1.1.3 回避或求助的心理原因第10-11页
    1.2 成就目标与学业求助第11-13页
        1.2.1 成就目标第11-13页
        1.2.2 成就目标与学业求助第13页
    1.3 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第13-16页
        1.3.1 自我效能第14页
        1.3.2 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第14-15页
        1.3.3 成就目标、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第15-16页
    1.4 学业求助的文化因素第16-19页
    1.5 学业求助态度与求助行为的关系第19-21页
2 问题提出第21-27页
    2.1 研究背景第21-22页
    2.2 问题提出第22-25页
    2.3 研究假设第25-27页
        2.3.1 研究目的第25页
        2.3.2 研究假设第25-27页
3 研究方法第27-30页
    3.1 试测第27-28页
        3.1.1 试测一第27页
        3.1.2 试测二第27-28页
    3.2 正式研究第28-30页
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0-48页
    4.1 量表及被试得分第30-37页
        4.1.1 量表的信度第30-31页
        4.1.2 量表的效度第31-35页
        4.1.3 被试在各量表上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第35-37页
    4.2 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及文化因素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第37-38页
    4.3 关于学业求助的路径分析第38-48页
        4.3.1 检验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是否存在曲线关系第39-40页
        4.3.2 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及文化因素对学业求助态度的预测作用第40-42页
        4.3.3 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及文化因素对学业求助行为的预测作用第42-45页
        4.3.4 求助态度的中介作用第45-46页
        4.3.5 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及文化因素对学业求助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第46-47页
        4.3.6 学业求助模式的路径图第47-48页
5 讨论第48-56页
    5.1 关于研究结果的讨论第48-52页
        5.1.1 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和文化因素与学业求助第48-51页
        5.1.2 学业求助态度的作用第51页
        5.1.3 学业求助的性别差异第51-52页
    5.2 研究结果的意义第52-54页
    5.3 研究局限第54-56页
6 结论第56-57页
中文参考文献第57-60页
英文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第64-69页
后记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育集团的理论与实践初探--基于对中国基础教育集团办学的研究
下一篇:歌词的英汉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