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的缘起 | 第9-10页 |
1.1.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9页 |
1.1.2 教师对新课程认识上的几个问题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对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研究概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的研究 | 第11页 |
1.2.3 国内对问题资源开发的研究现状概述 | 第11-12页 |
1.2.4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第12-13页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1.3.1 课程标准 | 第13页 |
1.3.2 教学目标 | 第13页 |
1.3.3 问题 | 第13-14页 |
1.3.4 问题资源 | 第14页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14-16页 |
1.4.1 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第14页 |
1.4.2 促进了地理教师专业发展 | 第14-15页 |
1.4.3 推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第15页 |
1.4.4 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 | 第15-16页 |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6-20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3 实施方案 | 第18-20页 |
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问题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 第20-30页 |
2.1 对地理教学目标的认识问题 | 第20-22页 |
2.1.1 学校教育目的系统 | 第20页 |
2.1.2 高中地理教育目的系统 | 第20-22页 |
2.2 对“大纲”与“课标”指导作用的认识误区 | 第22-25页 |
2.2.1 目标价值的理念误区 | 第22-23页 |
2.2.2 目标主体的定位误区 | 第23页 |
2.2.3 目标内容的自主误区 | 第23-24页 |
2.2.4 目标要求的达成误区 | 第24-25页 |
2.2.5 目标评价的手段误区 | 第25页 |
2.3 教师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问题 | 第25-30页 |
2.3.1 对教学目标设计的主要依据认识不清 | 第25-26页 |
2.3.2 教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问题资源开发的策略 | 第30-34页 |
3.1 构建区域层面问题资源开发三级主体 | 第30-31页 |
3.2 开辟地理课程问题资源开发线路 | 第31页 |
3.3 采用多种方式开发地理课程问题资源 | 第31-34页 |
4 普通高中地理教师问题资源开发能力提升策略 | 第34-43页 |
4.1 参与地理资源库构建,提升问题资源理解能力 | 第34-36页 |
4.1.1 行为动词分类库建设的提出 | 第34页 |
4.1.2 行为动词分类库构建的意义与价值 | 第34-35页 |
4.1.3 行为动词分类库构建的操作策略 | 第35-36页 |
4.2 融入主题研训活动,提升问题资源开发方法掌握能力 | 第36-40页 |
4.2.1 老师期待掌握地理课程问题资源开发的技能 | 第36-37页 |
4.2.2 老师融入主题研训的价值和意义 | 第37页 |
4.2.3 “课标”细化策略的“主题研训”活动实施 | 第37-40页 |
4.3 借力赛课平台,提升问题资源开发实践能力 | 第40-43页 |
4.3.1 明确赛课应处理好的关系 | 第40-41页 |
4.3.2 团队协作,研磨教学设计 | 第41-43页 |
5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件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