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中外相关研究背景及研究成果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1.3.1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非正式学习理论在汉语学习中的应用 | 第15-24页 |
2.1 学习的正式度 | 第15-18页 |
2.1.1 二分法 | 第15-17页 |
2.1.2 三分法 | 第17-18页 |
2.2 非正式学习的理论 | 第18-20页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19页 |
2.2.2 知识管理理论 | 第19页 |
2.2.3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2.2.4 终身学习理论 | 第20页 |
2.3 非正式的汉语学习模式 | 第20-23页 |
2.3.1 日常生活和宿舍环境下的学习 | 第20-21页 |
2.3.2 设计的环境下的学习 | 第21页 |
2.3.3 虚拟社区的学习 | 第21-22页 |
2.3.4 网络游戏中的学习 | 第22-23页 |
2.4 非正式学习对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的可能性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广西大学越南留学生非正式汉语学习调查分析 | 第24-34页 |
3.1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3.1.1 问卷调查法 | 第24-25页 |
3.1.2 访谈法 | 第25-26页 |
3.1.3 文献分析法 | 第26页 |
3.1.4 专家咨询 | 第26页 |
3.2 调查结论与发现的问题 | 第26-32页 |
3.2.1 调查结论 | 第26-31页 |
3.2.2 广西大学越南留学生非正式汉语学习情况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3.3 影响非正式学习的学习效果因素分析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提高越南留学生非正式汉语学习绩效的对策与建议 | 第34-40页 |
4.1 对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 | 第34-35页 |
4.1.1 在政策层面充分肯定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34页 |
4.1.2 大力建设非正式科学教育资源 | 第34-35页 |
4.1.3 提供资金和空间 | 第35页 |
4.2 对高校的建议 | 第35-37页 |
4.2.1 创造促进非正式学习的氛围 | 第35-36页 |
4.2.2 搭建非正式学习的基础设施 | 第36页 |
4.2.3 促进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的整合 | 第36-37页 |
4.3 对学生的建议 | 第37-40页 |
4.3.1 学生要强化自身的学习动机 | 第37页 |
4.3.2 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时间的心理因素 | 第37-38页 |
4.3.3 学生需要自己创设环境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 第38页 |
4.3.4 发挥非正式组织在越南留学生非正式学习汉语中的积极作用 | 第38-40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0-42页 |
附录1 | 第42-44页 |
附录2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