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乡生活中的地方鼓吹乐队生存现状调查--以博山锣鼓为例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目录 | 第4-6页 |
绪论 | 第6-12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7-10页 |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博山锣鼓源流及其形式 | 第12-24页 |
第一节 博山锣鼓的渊源及创立 | 第12-13页 |
一、渊源 | 第12-13页 |
二、创立 | 第13页 |
第二节 博山锣鼓所用乐器及演出形式 | 第13-16页 |
一、乐队构成 | 第14-15页 |
二、演出形式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博山锣鼓的乐曲及锣鼓经、节奏 | 第16-23页 |
一、博山锣鼓的乐曲 | 第16-17页 |
二、博山锣鼓的锣鼓经 | 第17-19页 |
三、节拍与节奏 | 第19-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博山锣鼓生存现状调查 | 第24-60页 |
第一节 博山锣鼓传承团体调查 | 第24-33页 |
一、博山锣鼓城市团体调查 | 第24-28页 |
二、博山锣鼓农村团体调查 | 第28-33页 |
第二节 博山锣鼓表演形式调查 | 第33-48页 |
一、与舞蹈相结合的形式 | 第33-45页 |
二、与杂艺相结合的形式 | 第45-48页 |
第三节 博山锣鼓生存土壤调查 | 第48-59页 |
一、民俗节日土壤 | 第48-56页 |
二、商业性演出土壤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三章 现代城乡生活中的博山锣鼓功能及其传承保护 | 第60-75页 |
第一节 现代城乡生活中的博山锣鼓功能 | 第60-68页 |
一、城市社区中博山锣鼓的现代社会功用 | 第60-65页 |
二、博山锣鼓在现代乡村精神文明生活中的意义 | 第65-68页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博山锣鼓传承与保护 | 第68-75页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整理工作 | 第68-69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形式 | 第69-70页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措施与实践 | 第70-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