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解读蒙古族歌曲 | 第9-18页 |
(一) 从传统文化走来的蒙古族歌曲 | 第9-15页 |
1、分类 | 第9-10页 |
2、特性 | 第10-12页 |
3、价值 | 第12-15页 |
(二) 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民族音乐奇葩 | 第15-18页 |
1、创作广泛 | 第15-16页 |
2、民众喜爱 | 第16-17页 |
3、教学运用 | 第17-18页 |
二、演绎蒙古族新作《神圣的阿拉善》 | 第18-40页 |
(一) 声乐艺术之美 | 第18-21页 |
1、语言美 | 第18-20页 |
2、旋律美 | 第20-21页 |
(二) 声乐演唱技巧的运用 | 第21-29页 |
1、气息控制与长音演唱 | 第22-25页 |
2、声音与气息相协调 | 第25-28页 |
3、共鸣与声区的关系 | 第28-29页 |
(三) 声乐教学原则的体现 | 第29-32页 |
1、教师本位原则 | 第30-31页 |
2、音乐本位原则 | 第31-32页 |
(四) 声乐教学法 | 第32-40页 |
1、分析法 | 第32-38页 |
2、实践法 | 第38-40页 |
三、蒙古族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文化意义 | 第40-55页 |
(一) 音乐教育之本体 | 第40-44页 |
1、20世纪概览 | 第41-42页 |
2、柯达伊教学法的启示 | 第42页 |
3、我区民族音乐教育的阐释 | 第42-44页 |
(二) 传承蒙古族文化之思考 | 第44-48页 |
1、存在问题 | 第44-45页 |
2、主要原因 | 第45-46页 |
3、对策建议 | 第46-48页 |
4、重要意义 | 第48页 |
(三) 高等师范院校民族音乐教育之再思考——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 | 第48-52页 |
1、学校视角 | 第49-50页 |
2、学生视角 | 第50-52页 |
(四) 声乐教学中运用蒙古族歌曲需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 第52-55页 |
1、语言 | 第52-53页 |
2、声音色彩 | 第53-54页 |
3、表现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一 | 第58-60页 |
附录二 | 第60-68页 |
蒙古族歌曲教学常用曲目 | 第68-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