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打溜子”融入高中音乐课程的实践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7-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第1章 土家族打溜子课程资源概述 | 第13-23页 |
1.1 土家族打溜子的人文生态 | 第13-16页 |
1.1.1 打溜子的地理环境 | 第14页 |
1.1.2 打溜子的人文环境 | 第14-15页 |
1.1.3 打溜子的展现形式 | 第15-16页 |
1.2 土家族打溜子的形态特征 | 第16-19页 |
1.2.1 打溜子的表演形式 | 第17-18页 |
1.2.2 打溜子的表演曲目 | 第18页 |
1.2.3 打溜子的音乐特征 | 第18-19页 |
1.3 土家族打溜子的文化内涵 | 第19-23页 |
1.3.1 土家族婚嫁仪式与打溜子 | 第19-20页 |
1.3.2 土家族民俗文化与打溜子 | 第20-21页 |
1.3.3 土家族非遗传承与打溜子 | 第21-23页 |
第2章 土家族打溜子的课程文本构建 | 第23-29页 |
2.1 土家族打溜子音乐课程文本的构建过程 | 第23-25页 |
2.1.1 实地调查 | 第23-24页 |
2.1.2 案头整理 | 第24页 |
2.1.3 文本编制 | 第24-25页 |
2.2 土家族打溜子音乐课程文本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25-26页 |
2.2.1 本土性原则 | 第25页 |
2.2.2 实践性原则 | 第25-26页 |
2.2.3 语境性原则 | 第26页 |
2.3 土家族打溜子音乐课程文本的主要类型 | 第26-29页 |
2.3.1 感受与欣赏教学文本 | 第27页 |
2.3.2 表现教学文本 | 第27-28页 |
2.3.3 创造教学文本 | 第28页 |
2.3.4 音乐与相关文化教学文本 | 第28-29页 |
第3章 土家族打溜子在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 | 第29-41页 |
3.1 知识教学文本的实践 | 第29-32页 |
3.1.1 基本内容 | 第29-30页 |
3.1.2 教学案例 | 第30-31页 |
3.1.3 教学反思 | 第31-32页 |
3.2 技能教学文本的实践 | 第32-37页 |
3.2.1 表现教学文本的内容 | 第32页 |
3.2.2 教学案例 | 第32-34页 |
3.2.3 教学反思 | 第34页 |
3.2.4 创造教学文本内容 | 第34-35页 |
3.2.5 教学案例 | 第35-36页 |
3.2.6 教学反思 | 第36-37页 |
3.3 音乐与相关文化教学文本的实践 | 第37-41页 |
3.3.1 基本内容 | 第37-38页 |
3.3.2 教学案例 | 第38-40页 |
3.3.3 教学反思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