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语双重否定结构及其语用功能对比分析
摘要 | 第5页 |
РезюМе | 第6-9页 |
0. 引言 | 第9-15页 |
0.1 对比分析理论与本文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0.2 双重否定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0-13页 |
0.3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第13-15页 |
1. 双重否定的基本涵义 | 第15-22页 |
1.1 否定形式(标记) | 第15-17页 |
1.2 双重否定与肯定、否定的关系 | 第17-18页 |
1.3 双重否定结构的界定 | 第18-22页 |
2. 俄汉语双重否定的表达手段及对比分析 | 第22-36页 |
2.1 俄语双重否定的表达手段 | 第22-31页 |
2.1.1 构词手段 | 第22-23页 |
2.1.2 词汇手段 | 第23-24页 |
2.1.3 句法手段 | 第24-31页 |
2.2 汉语中双重否定的表达手段 | 第31-35页 |
2.2.1 词法手段 | 第31-32页 |
2.2.2 句法手段 | 第32-35页 |
2.3 俄汉语双重否定结构表达手段对比分析 | 第35-36页 |
3. 俄汉语双重否定结构的语用功能对比分析 | 第36-47页 |
3.1 双重否定结构的语用原则 | 第36-40页 |
3.1.1 语境顺应原则 | 第36-37页 |
3.1.2 遵守质的原则 | 第37-38页 |
3.1.3 故意违反数量原则(量准则) | 第38页 |
3.1.4 礼貌原则 | 第38-39页 |
3.1.5 平行原则(回声用法) | 第39-40页 |
3.2 双重否定的语用功能 | 第40-47页 |
3.2.1 表肯定、语气加强 | 第40-43页 |
3.2.2 表肯定、语气减弱 | 第43-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