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致谢 | 第7-12页 |
1 引言 | 第12-14页 |
2 理论框架和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2.1 同伴互评 | 第14-15页 |
2.1.1 概念 | 第14页 |
2.1.2 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2 自我效能感 | 第15-19页 |
2.2.1 概念 | 第15页 |
2.2.2 理论依据 | 第15-16页 |
2.2.3 来源 | 第16-18页 |
2.2.4 测量 | 第18-19页 |
2.3 同伴互评和自我效能感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3.1 替代性经验是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之一 | 第19-20页 |
2.3.2 同伴是自我效能感发展和确立的主要媒介 | 第20页 |
2.3.3 学校是培养自我效能感培养的主体 | 第20-21页 |
2.4 文献综述 | 第21-25页 |
2.4.1 国外研究 | 第21-23页 |
2.4.2 国内研究 | 第23-25页 |
3 实证研究 | 第25-33页 |
3.1 研究问题 | 第25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25-30页 |
3.3.1 量表设计 | 第26-28页 |
3.3.2 测量工具的有效性检验 | 第28-30页 |
3.3.2.1 项目分析 | 第28页 |
3.3.2.2 信度分析 | 第28-29页 |
3.3.2.3 效度分析 | 第29-30页 |
3.4 实验设计 | 第30-33页 |
3.4.1 实验前准备 | 第30-31页 |
3.4.2 实验过程控制 | 第31-32页 |
3.4.3 实验后期发放量表 | 第32-33页 |
4 数据收集和分析 | 第33-48页 |
4.1 数据收集 | 第33页 |
4.2 数据分析 | 第33-48页 |
4.2.1 同伴互评对实验组整体效能感的影响 | 第33-35页 |
4.2.2 同伴互评对效能感的不同维度有不同影响 | 第35-45页 |
4.2.3 同伴互评影响个体效能感的程度差异 | 第45-48页 |
5 结果和讨论 | 第48-52页 |
5.1 实验结果 | 第48-49页 |
5.1.1 同伴互评能提高汉英同传自我效能感 | 第48页 |
5.1.2 同伴互评对自我效能感的不同维度具有不同的影响 | 第48页 |
5.1.3 同伴互评对汉英同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程度存在个体差异 | 第48-49页 |
5.2 讨论 | 第49-52页 |
5.2.1 实施同伴互评评价机制的潜在问题 | 第49页 |
5.2.2 同伴互评的指导原则 | 第49-50页 |
5.2.3 同伴互评对汉英同传教学的启示 | 第50-52页 |
6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1 汉英同传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