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中学地理教学中审美元素的挖掘与审美化地理课堂的构建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引言第10-16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3-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页
        1.3.2 技术路线第13-16页
2 在地理课堂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含义与意义第16-20页
    2.1 审美教育的含义及误区第16-17页
        2.1.1 审美教育的含义第16-17页
        2.1.2 对审美教育理解的误区第17页
    2.2 在地理课堂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意义第17-20页
        2.2.1 在地理课堂中实施审美教育的误区第17-18页
        2.2.2 在中学地理课堂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意义第18-20页
3 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现状调查第20-24页
    3.1 调查说明第20页
    3.2 调查实施第20-22页
        3.2.1 对地理课堂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理解调查第20页
        3.2.2 对地理课堂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视调查第20-21页
        3.2.3 对地理课堂中审美教育实施调查第21-22页
        3.2.4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第22页
    3.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2-24页
        3.3.1 中学地理教师对审美教育认识不深刻、不全面第22-23页
        3.3.2 地理教师自身的审美素质有待提高第23页
        3.3.3 学校的班级规模和课程安排不合理第23-24页
4 中学地理课堂中的审美元素挖掘第24-30页
    4.1 中学生审美心理结构与审美元素分类第24-25页
        4.1.1 中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第24页
        4.1.2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审美元素第24-25页
    4.2 依托地理教材,挖掘审美元素第25-30页
        4.2.1 基于地理教材,挖掘美育元素第26-27页
        4.2.2 利用课外资源,完善审美教育内容第27-30页
5 审美化地理课堂教学环节的构建第30-36页
    5.1 课堂导入环节第30-31页
        5.1.1 视听开场,引导学习第30页
        5.1.2 多样导入,激起兴趣第30-31页
    5.2 讲解环节第31-33页
        5.2.1 以知识定讲解类型第31-32页
        5.2.2 有效设问,实现思维碰撞第32-33页
        5.2.3 张弛有度,轻松转承第33页
    5.3 结束环节第33-34页
        5.3.1 首尾呼应,余音绕梁第33-34页
        5.3.2 美化作业设计,加强课堂反馈第34页
    5.4 课外活动环节第34-36页
        5.4.1 情景带入,互动成长第34-35页
        5.4.2 总结归纳,化动为静第35-36页
6 地理课堂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第36-42页
    6.1 提升教师审美素养的策略第36-38页
        6.1.1 美化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注意第36-37页
        6.1.2 美化“三板”,加强视觉冲击第37-38页
        6.1.3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美学视角第38页
    6.2 审美化教学模式设计的主要策略第38-42页
        6.2.1 融合地理美育、德育与智育第38页
        6.2.2 引入地理形象,培养地理逻辑思维第38-39页
        6.2.3 激发情感,提高审美认知第39-40页
        6.2.4 依靠审美对象,创设自由空间第40-42页
7 结论与讨论第42-44页
    7.1 研究结论第42页
    7.2 讨论第42-43页
    7.3 展望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附录第48-52页
致谢第52-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胜任力模型航天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能力建设研究
下一篇: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