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玉米肽的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前言 | 第11-15页 |
·玉米与玉米肽 | 第11-12页 |
·玉米肽的性质及生理活性 | 第12-13页 |
·玉米肽的制备方式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课题研究意义与展望 | 第17-18页 |
·课题开展的进程和不足 | 第18-21页 |
第2章 菌种的筛选和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21-33页 |
·引言 | 第21页 |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第21-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页 |
·实验培养基 | 第22-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5页 |
·微生物筛选 | 第23页 |
·菌种的鉴定 | 第23页 |
·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23-24页 |
·酶活力的测定 | 第24-25页 |
·正交试验 | 第25页 |
·实验结果 | 第25-32页 |
·菌株的初筛与复筛 | 第25-26页 |
·菌株及菌落的生理形态及生化检验 | 第26-28页 |
·筛选菌株对培养温度的要求 | 第28-29页 |
·筛选菌株对培养pH的要求 | 第29-30页 |
·筛选菌株的对接种菌龄的要求 | 第30-31页 |
·正交试验 | 第31-32页 |
·章末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微生物制备玉米肽的条件优化 | 第33-49页 |
·引言 | 第33页 |
·实验试剂与器材 | 第33-35页 |
·实验试剂 | 第33-34页 |
·实验器材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原材料的预处理 | 第35页 |
·实验培养基的配制 | 第35-36页 |
·实验菌株的驯化 | 第36页 |
·实验接种与发酵 | 第36-37页 |
·玉米肽收得率的计算方法 | 第37-38页 |
·响应面实验的设计 | 第38页 |
·实验结果 | 第38-46页 |
·实验菌株的驯化结果 | 第38-39页 |
·玉米肽收得率的对应的最佳发酵时间 | 第39页 |
·玉米肽收得率的对应的最佳培养基配料比 | 第39-41页 |
·不同接种量与玉米肽收得率之间的关系 | 第41-42页 |
·不同的转速对玉米肽得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发酵温度对玉米肽得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响应面实验结果 | 第44-46页 |
·章末小结 | 第46-49页 |
第4章 玉米肽的分离及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 | 第49-61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实验试剂与器材 | 第50-51页 |
·实验试剂 | 第50-51页 |
·实验器材 | 第51页 |
·试验方法 | 第51-56页 |
·玉米肽分离纯化的过程 | 第51-52页 |
·玉米肽抗氧化性能的测定 | 第52-53页 |
·玉米肽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的测定 | 第53-54页 |
·清除超氧阴离子O_(2-)活性的测定 | 第54-55页 |
·DPPH方法测定玉米肽抗氧化能力 | 第55-5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玉米肽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 | 第56页 |
·玉米化清除(·OH)能力的测定结果 | 第56-57页 |
·清除子O_(2-)活性的测定结果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第5章 结果讨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果讨论 | 第61-62页 |
·玉米肽的前景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