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发酵纤维物质生物炼制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能源利用现状 | 第10-13页 |
·酒精工业现状 | 第13-15页 |
·酵母发酵法生产乙醇现状 | 第15-17页 |
·酵母菌种筛选研究现状 | 第15页 |
·新发酵工艺的研究 | 第15-16页 |
·发酵反应器的现状 | 第16-17页 |
·发酵酒精存在的问题探讨 | 第17-18页 |
·纤维素酶结构和降解机制 | 第18-19页 |
·纤维素酶结构 | 第18页 |
·降解机制 | 第18-19页 |
·产纤维素酶的生物 | 第19-24页 |
·代谢纤维素酶的微生物种类 | 第19-20页 |
·动物性内源纤维素酶类 | 第20页 |
·秸秆乙醇用纤维素酶 | 第20-24页 |
第2章 高效纤维素酶生产技术 | 第24-34页 |
·纤维素酶的发酵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研究方案与方法 | 第25-32页 |
·原料、设备 | 第25-26页 |
·酶活力测定方法(QB2583-2003) | 第26-27页 |
·工艺操作 | 第27页 |
·结果分析 | 第27-32页 |
·结论 | 第32-34页 |
第3章 高压湿氧冲爆 | 第34-42页 |
·研究方案与方法 | 第35页 |
·所需原料及设备 | 第35页 |
·工艺流程与反应机制 | 第35页 |
·工艺流程 | 第35页 |
·反应机制 | 第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高压湿氧冲爆技术 | 第35页 |
·纤维素酶水解 | 第35-36页 |
·还原糖测定 | 第36页 |
·纤维素转化率测定 | 第36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36页 |
·正交实验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纤维素转化率的影响条件确定 | 第36-39页 |
·正交实验设计与方差分析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第4章 固态酒精发酵生产技术 | 第42-50页 |
·原料及设备 | 第42-43页 |
·原料 | 第42页 |
·设备 | 第42-43页 |
·菌种 | 第43页 |
·酒精发酵工艺 | 第43-44页 |
·酒精发酵工艺流程图 | 第43页 |
·主要工艺操作 | 第43-44页 |
·酒精的测定方法 | 第44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不同原料产酒能力的对比 | 第44页 |
·不同发酵时间对酒精得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发酵温度对乙醇得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JUA10-8菌株接种量对乙醇得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正交实验设计与方差分析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第5章 蛋白饲料及生物肥料的生产工艺及技术 | 第50-60页 |
·蛋白饲料液体种子固态发酵工艺流程图 | 第50页 |
·蛋白饲料生产工艺、技术说明 | 第50-53页 |
·设备 | 第50页 |
·菌种 | 第50-51页 |
·材料 | 第51页 |
·一、二级种子罐培养 | 第51页 |
·厚层通风培养 | 第51页 |
·考察培养时间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考察水分含量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考察培养温度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53页 |
·正交实验分析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微生物肥料 | 第55-58页 |
·研究方案与方法 | 第55页 |
·微生物肥料的制备 | 第55-56页 |
·培养工艺参数确定 | 第56-57页 |
·烘干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58页 |
·多元肥料 | 第58-60页 |
·炉灰成分 | 第58-59页 |
·生产工艺 | 第59页 |
·多元肥料的适用范围及效果 | 第59-6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4页 |
·新技术的应用 | 第60页 |
·前景 | 第60-64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61-62页 |
·社会效益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