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本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8页 |
·国内外对广告的研究 | 第13-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趋势及开拓空间 | 第17-18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 汉语视频广告语的本体研究 | 第19-46页 |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9-21页 |
·广告的定义 | 第19-20页 |
·视频广告的形式和研究范围 | 第20-21页 |
·广告语对语音的运用 | 第21-24页 |
·节拍 | 第21-22页 |
·叠音 | 第22-23页 |
·谐音 | 第23-24页 |
·押韵 | 第24页 |
·广告语对语汇的运用 | 第24-32页 |
·广告中的词 | 第25-29页 |
·广告中的成语 | 第29-31页 |
·广告对诗文语句的化用 | 第31-32页 |
·广告中的流行语 | 第32页 |
·广告语中的语法 | 第32-46页 |
·广告语中的短语结构类型 | 第33-39页 |
·广告语中的句类 | 第39-42页 |
·广告语中的变式句 | 第42-46页 |
3 汉语视频广告中的民族文化因素及语用研究 | 第46-67页 |
·汉语视频广告中的汉民族文化内涵 | 第46-58页 |
·汉语视频广告中的民族传统文化 | 第47-53页 |
·汉语视频广告中的汉民族思维方式 | 第53-58页 |
·汉语视频广告语的语用学阐释 | 第58-67页 |
·汉语广告中的会话合作原则理论阐释 | 第59-63页 |
·汉语广告中的礼貌原则理论阐释 | 第63-67页 |
4 将汉语视频广告语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67-75页 |
·汉语视频广告语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67-69页 |
·汉语视频广告有助于培养学生HSK考试的听力能力 | 第68页 |
·汉语视频广告中的语境和情境具体、明确 | 第68页 |
·汉语视频广告语是“有声有色”的 | 第68-69页 |
·汉语视频广告语中的对白简短,适合模仿 | 第69页 |
·汉语视频广告中蕴含着独特的汉民族传统文化 | 第69页 |
·汉语广告语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 | 第69-71页 |
·教学展开过程交际化原则 | 第70页 |
·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原则 | 第70页 |
·广告的选择要结合现实,突出实用性原则,符合健康的时代特色 | 第70-71页 |
·引导学生分辨广告语的规范化,避免消极误导原则 | 第71页 |
·语言学习的认知机制及广告的视听传播特点 | 第71-75页 |
·语言学习的内部认知机制 | 第71-72页 |
·受众对汉语视频广告的听觉、视觉、联想感知模式 | 第72-75页 |
5 对外汉语视频广告语的教学模式建构 | 第75-91页 |
·视频广告耳治语的听觉感知模式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第75-79页 |
·听觉感知模式的定义和认知原理 | 第76页 |
·汉语视频广告耳治语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途径 | 第76-79页 |
·视频广告耳治语的听觉感知模式在汉语学习中的认知作用及学习效果 | 第79页 |
·视频广告目治语的视觉感知模式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第79-85页 |
·视觉感知模式的定义和认知原理 | 第80-81页 |
·汉语视频广告目治语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途径 | 第81-84页 |
·视频广告目治语的视觉感知模式在汉语学习中的认知作用及学习效果 | 第84-85页 |
·视频广告的联想感知模式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第85-91页 |
·联想感知模式的定义和认知原理 | 第85-86页 |
·视频广告的联想感知模式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途径 | 第86-89页 |
·视频广告的联想感知模式在汉语学习中的认知作用及学习效果 | 第89-91页 |
结语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附录 | 第99-109页 |
作者简历 | 第109-11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