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现代词汇论文

汉语安慰语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第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5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三、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5-16页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6页
 四、语料来源第16-18页
第一章 汉语安慰语的本质特征、构成和分类第18-46页
 一、汉语安慰语的本质特征第18-27页
  (一) 安慰行为和汉语安慰语的定义第18-21页
  (二) 安慰语与劝说语、鼓励语的对比分析第21-23页
  (三) 安慰语的生成机制第23-24页
  (四)安慰语的功能第24-27页
 二、汉语安慰语的构成要素第27-37页
  (一)核心成分第27-29页
  (二)辅助成分第29-30页
  (三)汉语安慰语的附加成分第30-33页
  (四)汉语安慰语表达时的非语言符号成分第33-37页
 三、汉语安慰语的分类第37-45页
  (一)根据安慰者真诚与否而进行的分类第37-38页
  (二)根据安慰语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分类第38-39页
  (三)根据安慰语构成要素组合情况的不同而进行的分类第39-45页
 四、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二章 汉语安慰语策略第46-60页
 一、语用学视角下的汉语安慰语策略第46-52页
  (一)与合作原则相悖的策略第46-49页
  (二)礼貌类策略第49-52页
 二、心理学视角下的汉语安慰语策略第52-58页
  (一)情绪中心应对策略第53-54页
  (二)问题中心应对策略第54-58页
 三、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三章 语境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第60-80页
 一、主体语境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第61-72页
  (一)交际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第61-65页
  (二)交际主体的知识背景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第65-66页
  (三)性别差异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第66-69页
  (四)年龄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第69-72页
 二、客体语境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第72-77页
  (一)现场情境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第73-74页
  (二)上下文语境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第74-76页
  (三)社会文化因素对汉语安慰语表达的影响第76-77页
 三、本章小结第77-80页
第四章 汉语安慰语语用失误分析第80-86页
 一、语用失误第80页
 二、汉语安慰语语用失误及其原因分析第80-84页
  (一)忽视交际对象而导致的语用失误第80-81页
  (二)忽视交际时机而导致的语用失误第81-82页
  (三)忽视了言语交际的话题而导致的语用失误第82页
  (四)与被安慰者对问题的认知有偏差而导致的语用失误第82-84页
 三、本章小结第84-86页
结语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作者简历第92-9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商标音译词研究
下一篇:汉语视频广告语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的认知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