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翻译论文

郑振铎翻译理论及实践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14页
   ·本论文的学术和现实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0-12页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2-14页
第2章 郑振铎的翻译实践第14-22页
   ·郑振铎本人对世界文学作品的翻译第14-18页
     ·对俄国(包括苏联)文学作品的翻译第14-15页
     ·对印度文学作品的翻译第15-16页
     ·对希腊、罗马文学作品的翻译第16-17页
     ·对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第17-18页
   ·郑振铎翻译作品的特点第18-19页
   ·郑振铎负责组织的翻译活动第19-22页
     ·负责文学研究会的翻译活动第19-20页
     ·主持《小说月报》的翻译工作第20-21页
     ·对《世界文库》的翻译第21-22页
第3章 郑振铎的主要翻译理论第22-35页
   ·文学作品的可译性第22-23页
   ·关于译者自身及其使命和要求第23-25页
   ·文学术语翻译统一性第25-26页
   ·翻译是创作的“奶娘”第26页
   ·提倡语言的适度欧化第26-27页
   ·对重译的倡导第27-28页
   ·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评论第28-35页
第4章 郑振铎翻译理论在其翻译实践中的体现第35-45页
   ·诗的可译性第35-36页
   ·关于译者自身及其使命和要求第36页
   ·文学术语翻译统一性第36-37页
   ·关于翻译与创作第37页
   ·提倡语言的适度欧化第37-40页
     ·名词/代词的修饰语较长第38页
     ·语序变化第38页
     ·被动句式的广泛使用第38-39页
     ·短语的并列结构第39-40页
     ·主语从句作主语第40页
   ·倡导重译第40-41页
   ·关于翻译评论第41-45页
第5章 郑振铎翻译思想的时代性与前瞻性第45-51页
   ·郑振铎翻译理论与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契合之处第45-51页
     ·“文学作品的可译性”理论与“等值翻译”理论第45-47页
     ·“翻译的目的与功用”理论与“目的论”理论第47-51页
第6章 总结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听线索对汉—英双语者语言转换的影响
下一篇:翻译家茅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