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第9-12页 |
(一) 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9页 |
(二) 基于历史教科书内容变化的需要 | 第9-10页 |
(三) 基于中学生发展的需要 | 第10-11页 |
(四) 基于当前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第一章 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一、 生活 | 第18页 |
二、 生活化教学 | 第18-19页 |
三、 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 第20-26页 |
一、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 第20-21页 |
二、 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 第21-23页 |
三、 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 | 第23-24页 |
四、 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 第24页 |
五、 有利于提升历史教师的知识素养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原则 | 第26-29页 |
一、 科学性原则 | 第26页 |
二、 趣味性原则 | 第26-27页 |
三、 活动性原则 | 第27-28页 |
四、 开放性原则 | 第28-29页 |
第四章 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 第29-43页 |
一、 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 第29-30页 |
二、 挖掘生活中的教育素材 | 第30-32页 |
三、 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 第32-34页 |
四、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 第34-38页 |
五、 布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 | 第38页 |
六、 组织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 第38-40页 |
七、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