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一)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9-10页 |
(二) 基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 第10-11页 |
(三) 基于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的优点 | 第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第一章 讨论式教学法概述 | 第15-22页 |
一、 讨论式教学法的内涵 | 第15-16页 |
二、 讨论式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 第16-17页 |
(一) 以学生为主体 | 第16页 |
(二) 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基础 | 第16页 |
(三) 具有开放性 | 第16-17页 |
(四) 具有互动性 | 第17页 |
三、 讨论式教学法的基本方式 | 第17-19页 |
(一) 穿插式讨论 | 第17-18页 |
(二) 全程式讨论 | 第18-19页 |
四、 讨论式教学法的运用原则 | 第19-22页 |
(一) 批判性原则 | 第19-20页 |
(二) 趣味性原则 | 第20页 |
(三) 秩序性原则 | 第20页 |
(四) 民主性原则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一、 学习动机理论 | 第22-23页 |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3页 |
三、 发现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四、 主体教育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 第25-29页 |
一、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第25-26页 |
二、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第26页 |
三、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 第26-27页 |
四、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 第27页 |
五、 有利于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 第27-29页 |
第四章 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 第29-35页 |
一、 讨论准备阶段 | 第29-31页 |
(一) 教师的准备 | 第29-30页 |
(二) 学生的准备 | 第30-31页 |
二、 讨论进行阶段 | 第31-33页 |
(一) 座位的安排 | 第31-32页 |
(二) 引出讨论话题展开讨论 | 第32-33页 |
三、 讨论结束阶段 | 第33-35页 |
(一) 及时总结 | 第33-34页 |
(二) 适时反馈学生对此次讨论的满意程度 | 第34-35页 |
第五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讨论式教学法运用的案例分析 | 第35-43页 |
一、 教学目标 | 第35页 |
二、 教材分析 | 第35-36页 |
三、 教学重点难点 | 第36页 |
四、 教学方法 | 第36页 |
五、 板书设计 | 第36页 |
六、 教学过程 | 第36-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