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方言词汇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7页 |
一、泰兴地理历史概况 | 第7-8页 |
(一) 泰兴地理概况 | 第7页 |
(二) 历史沿革 | 第7-8页 |
二、泰兴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 第8-10页 |
(一) 声母 | 第8-9页 |
(二) 韵母 | 第9-10页 |
(三) 声调 | 第10页 |
三、选题缘由与意义 | 第10-12页 |
(一) 选题缘山 | 第10-11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四、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一) 传统方言学时期泰兴方言的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二) 现代方言学时期的泰兴方言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五、本文创新 | 第15页 |
六、本文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5-17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 语料来源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泰兴方言词汇特点 | 第17-39页 |
第一节 泰兴方言词汇音节特点 | 第17-22页 |
一、音节数量 | 第17-21页 |
二、读音的差别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泰兴方言词汇词形特点 | 第22-27页 |
一、有音无字 | 第22-23页 |
二、构词语素 | 第23-27页 |
第三节 泰兴方言词汇造词理据的特点 | 第27-30页 |
第四节 泰兴方言词汇意义特点 | 第30-39页 |
一、形同义不同 | 第31-36页 |
二、无相对应的情况 | 第36-39页 |
第二章 泰兴方言词汇对古代汉语词汇的继承和发展 | 第39-52页 |
第一节 承传词 | 第39-45页 |
第二节 变异词 | 第45-49页 |
一、词义扩大 | 第45-47页 |
二、词义缩小 | 第47-48页 |
三、词义转移 | 第48页 |
四、语法功能变异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创新词 | 第49-52页 |
第三章 泰兴方言词汇近二十年之变化及其原因 | 第52-68页 |
第一节 泰兴方言常用词汇变迁情况 | 第52-59页 |
第二节 泰兴方言变迁原因 | 第59-64页 |
一、社会变迁对泰兴方言的影响 | 第60-62页 |
二、普通话推广对泰兴方言的影响 | 第62-64页 |
第三节 泰兴方言词汇发展趋势 | 第64-68页 |
一、泰兴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 第64-65页 |
二、泰兴方言中的文化情结 | 第65页 |
三、泰兴方言的保护 | 第65-66页 |
四、泰兴方言词汇的发展趋势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