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不是N的N”构式研究
目录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选题缘起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8页 |
(一) 选题缘起 | 第8页 |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8页 |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8-13页 |
(一) 构式语法研究概述 | 第8-10页 |
(二) 与“不是N的N”构式相关的研究成果 | 第10-13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不是N的N”的构成及构式义 | 第14-36页 |
第一节 结构成分分析 | 第14-26页 |
一、“不是N的N”中的“不是”和“的” | 第15-19页 |
二、“不是N的N”中的“N” | 第19-26页 |
第二节 构式的判定及构式义 | 第26-33页 |
一、构式的判定 | 第27-31页 |
二、“不是N的N”的构式义 | 第31-33页 |
第三节 “不是N的N”与相关格式的比较 | 第33-36页 |
一、“没有N的N” | 第33-34页 |
二、“不是N的NP” | 第34-36页 |
第二章 “不是N的N”的句法功能和语义分析 | 第36-50页 |
第一节 “不是N的N”的句法功能 | 第36-40页 |
一、充当句法成分的情况 | 第36-38页 |
二、“不是N的N”的句类分布 | 第38-40页 |
第二节 “不是N的N”的语义分析 | 第40-44页 |
一、“N1”与“N2”的语义关系 | 第40-42页 |
二、“不是N的N”的指称义 | 第42-44页 |
第三节 “不是N的N”的语义特征 | 第44-50页 |
一、“不是N的N”的主观性 | 第44-47页 |
二、“不是N的N”的非典型义 | 第47-48页 |
三、“不是N的N”的强调性 | 第48-49页 |
四、“不是N的N”的模糊性 | 第49-50页 |
第三章 “不是N的N”结构的成因 | 第50-59页 |
第一节 认知原因与“不是N的N”的形成 | 第50-52页 |
一、范畴化认知成因 | 第50-51页 |
二、认知的语义描写 | 第51-52页 |
第二节 隐喻成因与“不是N的N”的形成 | 第52-55页 |
一、“不是N的N”的隐喻功能 | 第52-53页 |
二、“不是N的N”的隐喻认知效果 | 第53-55页 |
第三节 语用成因与“不是N的N”的形成 | 第55-59页 |
一、经济性 | 第55-56页 |
二、主观性 | 第56-57页 |
三、言语创新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